前幾天,在某平臺這個這樣一個帖子“越來越多男人養不起家了”。可能是由于這幾年就業環境不佳,我看很多網友對這事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人吐槽起自己養家的不易。
確實,這事說起來可能扎心,但現實還真是如此:現在光靠男人一個人掙錢養家,真的越來越難了,甚至可以說,對絕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根本辦不到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有很多因素。
首先,錢不值錢了,生活成本越來越高。 這不是感覺,是真的。以前吧,一份工資,比如三四千塊,省著點花,一家子也能湊合過。現在呢?工資漲是漲了點,但跑得比兔子還快的是啥?是房價!是孩子的學費補習費!是看病吃藥的錢!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房子: 別說買了,光租個好點的、離上班近的,一個月工資可能就干掉一大塊。想買房?首付就得掏空家里幾代人的口袋,背上的房貸更是像座山,壓得幾十年喘不過氣。
孩子: 現在養孩子那叫一個金貴。幼兒園學費貴,上學了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更貴。人家孩子都學,你家不學?心里過不去吧?這一筆筆算下來,真不是小數目。
看病養老: 父母年紀大了,身體有點毛病很正常,去醫院一趟,檢查費藥費看著都心驚。要是生個大病,醫保能報一部分,自己也得掏不少。咱們這一代獨生子女多,上面四個老人,下面一個娃,想想這壓力。
工資呢?說實話,能月入過萬的,那都是鳳毛麟角,一百個人里不到一個!大部分人,掙的就是幾千塊。這點錢,對付上面那些開支?杯水車薪!一個人累死累活掙的錢,根本填不滿家里這些開銷的大窟窿。
其次,大家對“養家”的要求也水漲船高了。 過去說“養家”,可能就是吃飽穿暖,有地方住。現在呢?標準可高多了。
社會眼光: 大家還是習慣性覺得,男人就得是家里的頂梁柱,得能掙錢。有房有車、收入高,才算“成功”。找對象結婚,彩禮、婚禮、房子車子,哪樣少了錢能行?這種無形的壓力,讓男人覺得自己掙得不夠就是“沒本事”。
消費攀比: 看看朋友圈,看看短視頻,好像人人都在過好日子。大房子、好車子、孩子上名校、出國旅游……看得多了,心里難免比較。為了不“掉隊”,為了所謂的“體面”,很多家庭(不只是男人)都在硬撐,甚至借錢消費,結果債臺高筑。這又反過來加重了男人的負擔,因為“養家”的標簽還在他身上。
女人也頂半邊天: 這是好事!現在女性能力強,掙錢不比男人少。但問題來了,女性經濟獨立了,社會對男人“必須養家”的要求卻沒變,甚至更嚴了。有時候,老婆掙得多,反而讓一些男人覺得壓力更大,覺得自己“不夠格”。
所以,不是男人變“沒用”了,是情況真不一樣了。
過去一個人工作養全家,那是因為生活成本低,社會分工就那樣。現在呢?開銷像坐火箭,生活標準被各種因素抬得老高,光靠男人一個人扛,鐵打的肩膀也扛不住。這不是男人個人能力的問題,是整個環境變了。
那該怎么辦?總得找出路吧?
1. 一家人一起使勁兒: 最現實的就是,養家這事兒,真不能再指望男人單挑了。夫妻倆都得出去工作,共同分擔經濟壓力。誰擅長掙錢誰多掙點,家里的事也分工合作,別把擔子都壓一個人身上。這才是長久之計。
2. 別死要面子活受罪: 日子是給自己過的,不是給別人看的。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沒必要為了攀比去借錢、去透支,那只會讓窟窿越來越大。量入為出,該省省,該花花,心里踏實最重要。
3. 社會觀念松松綁: 別老用掙多少錢來衡量一個男人成功不成功。顧家、疼老婆孩子、分擔家務,這些同樣是男人的價值。社會、單位,多想想辦法減輕大家的負擔,比如托兒所、養老這些公共服務搞好點,也是幫大忙。
4. 男人自己也得多想想: 除了本職,能不能學點新技能,搞點靠譜的副業?錢得花在刀刃上,做好規劃,別亂花。重要的是提升自己,靈活應對。
說到底,“養不起家”這個現象,是時代變化帶來的挑戰。 它不是哪個男人的錯,而是提醒我們,過去那種“男主外女主內”、靠一個人養全家的老模式,在今天真的行不通了。
日子要過下去,就得變通。夫妻同心,共同面對生活的壓力,放下不必要的虛榮心,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節奏。承認“一個人養不起”不是失敗,而是認清現實,一起努力把家撐起來,這才是正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