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南方健哥
- 麻煩看官老爺們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俄羅斯這次下手非常果斷,敖德薩港是烏克蘭的重要補給口岸,尤其是北約國家向烏克蘭輸送軍火和物資的關鍵通道。
可以說,西方支援大部分是靠這個港口運進來的。而俄軍這一炸,就是奔著“斷糧”去的。
據報道,被炸的其中一艘船打著巴巴多斯國旗,實際上疑似是裝載軍火的軍用貨船。港口的燃料儲備、基礎設施也都在爆炸中受損,現場濃煙滾滾。
這場襲擊,表面上是軍事打擊,實質上是俄羅斯想通過摧毀烏克蘭的后勤線,來給戰場上的烏軍造成“餓肚子”的局面。
這有點像古代圍城,先不急著攻進去,而是從補給線下手,斷水斷糧,逼你投降。俄羅斯顯然是不想再跟烏克蘭繼續拖下去了,干脆“釜底抽薪”。
緊接著,俄羅斯又出手了——這次是直接用上了高超音速導彈“鋯石”,目標直指烏克蘭首都基輔。
據說這種導彈最快能達到10馬赫,從克里米亞打到基輔只要三分鐘。速度太快,即便烏克蘭有“愛國者”防空系統,也未必能攔得住。
雖然烏方表示已經成功攔截,但導彈殘骸還是掉在了基輔城區,造成了幾人受傷。這說明即便防空系統反應快,面對這樣的高超音速武器,依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這種級別的打擊,不僅僅是展示技術,更多的是對烏克蘭近來一系列“越線”行為的回應。
包括前不久烏軍用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境內的空軍基地,甚至還炸毀了圖-160這種戰略轟炸機,這種反擊性質的動作,顯然是把俄羅斯徹底激怒了。
烏克蘭這邊的反擊確實不輕,最近搞了一個叫“蛛網行動”的計劃,用大量民用無人機襲擊俄軍基地,直接摧毀了幾十架軍機。
這個操作雖然對俄羅斯造成了實質性打擊,但同時也完全堵死了談判的可能性。
普京在回應中直接把烏克蘭政府定義為“恐怖組織”,并且明確表示不再與烏克蘭談判,還事先通知了美國、朝鮮、梵蒂岡等多個國家,等于是在國際上“攤牌”。
而此前的伊斯坦布爾談判,也沒能取得進展。烏克蘭堅持不放棄頓涅茨克等爭議地區,也不愿承諾不加入北約;俄羅斯則反過來說,不答應這些條件,談判沒必要再繼續。
這種“互不相讓”的狀態,讓整個外交局面徹底僵住。
更麻煩的是,烏克蘭背后還有一眾西方國家不斷加碼援助。德國甚至宣布要提供射程更遠的導彈,英國也承諾將提供多達10萬架無人機。這些援助不僅撐住了烏克蘭的戰斗力,還給了它更多反擊的“底氣”。
可問題在于,這種不斷升級的援助,對俄羅斯來說就是挑釁。俄羅斯如果還想維持戰場上的優勢,就只能加碼報復,形成一個“你打我,我打你”的惡性循環。
而這恰恰是最危險的地方:每升級一步,距離全面失控就近一步。
俄烏沖突本身已經讓世界緊張了兩年多,而現在,最讓人害怕的就是核武器這塊。
俄羅斯已經修改了核政策,允許在“國家面臨重大威脅”時使用戰術核武器。
也就是說,如果烏克蘭用西方導彈打到俄羅斯本土,哪怕只是象征性地炸幾座軍事設施,俄羅斯都有理由說:“我受到威脅了,現在我要用核武器。”
更何況,俄軍前線的指揮官據說已經可以調配一些低當量核武,比如核炮彈、核地雷這類,殺傷力雖沒有戰略核彈大,但對戰場影響是毀滅性的。
而烏克蘭雖然沒有核彈頭,但別忘了,曾經也是個擁核國家。核技術、材料、人員都有積累。萬一真被逼急了,整出個“臟彈”,雖然不算是真核彈,但也足夠讓整個局勢失控。
再加上美國不斷往歐洲部署核武器,俄羅斯也一直在邊境演習核打擊。兩邊都在“亮家底”,這個味道,實在讓人后脊梁發涼。
其實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甚至是西方國家,沒有一個是真想打核戰的。因為只要核武一出,事情就不是“贏不贏”的問題了,而是“還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
俄羅斯要是動了核武,立刻會成為全世界的靶子,連傳統盟友都會距離拉遠。而烏克蘭就算搞出臟彈,也不可能招架得住隨之而來的全面報復。
問題是,現在雙方都處于一種“騎虎難下”的狀態。誰要是先退一步,就怕被認為是“軟弱”。所以即便沒人想走到最壞的那一步,但大家都在往懸崖邊上走。
現在這場戰爭,已經進入了最危險的階段。敖德薩還在冒煙,基輔防空警報沒停過,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談判大門已經關閉,核戰的影子就在眼前晃悠。
但戰爭歸戰爭,最終總得回到談判桌上。歷史上沒有哪場戰爭靠核武器徹底解決問題的,一旦局勢失控,不僅是俄烏兩國要付出慘重代價,全球都會受到波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