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 好房子是"黃金",差房子變"白菜"!關鍵看你買在哪兒、買的啥!
王健林的核心觀點,兩極分化是定局,"黃金價"只屬于少數(shù)房子。
核心城市好地段: 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強二線城市(如杭州、成都)的核心區(qū)域,因為人口持續(xù)流入、資源集中,房價仍有支撐,甚至可能緩慢上漲,像黃金一樣保值。
優(yōu)質房產標準: 配套齊全,地鐵、學校、商場、房齡新、物業(yè)好。這類房子自己住著舒心,轉手也有人搶。
而"白菜價"已在三四線城市上演
人口流失+房子過剩: 三四線城市年輕人外流,房屋空置率超40%,供大于求。
有人220萬買的武漢郊區(qū)房,5年后130萬拋售還無人接盤。
青島某公寓月租金2500元,月供卻要5000元,持有十年凈虧30萬。
王健林預警:高層樓房未來可能變建筑垃圾,白菜價也難賣!
二、為啥會出現(xiàn)冰火兩重天的情況?
人!人!人!人口結構大變化是根本!
買房的主力軍,年輕人,變少了! 這是個硬傷,80后大約有2.28億人,90后就少了差不多4000萬,只有1.88億左右。
到了00后,又比90后少了4000多萬!未來買房的需求,天然就少了一大截。
人往高處走,大城市把周邊甚至全國的年輕人才、勞動力都吸走了,大城市工資高、機會多、生活豐富多彩啊!
哪怕在大城市租房住鴿子籠,很多年輕人也覺得比回老家強,人都走了,老家和小城市的房子,自然就沒人要了。
王健林的周期論不是馬后炮,他早在2019年左右就調整了看法。他說過:房地產的興旺周期一般就20多年,最長不會超過50年。
”咱們國家從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住房商品化改革算起,到2018年左右正好20年。
大佬的意思是,這個行業(yè)高速增長、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xiàn)在進入了下半場,特點就是分化!
那么普通人怎么辦?
如果你在三四線、小城市、或者大城市遠郊,抓緊處理不良資產!
老破小趕緊出手, 特別是那種沒學區(qū)優(yōu)勢、沒拆遷可能、房齡超過20年的老房子。
別猶豫,越拖越被動,價格只會更低,賣掉的難度只會更大,套現(xiàn)拿到手里的錢,才是最實在的。
警惕偽改善房、旅游養(yǎng)老盤, 那些宣傳得天花亂墜的郊區(qū)大盤、海景房、湖景房、文旅地產,除非你鐵了心要自己住到老,否則千萬別碰!
心態(tài)要放平, 別指望這些地方的房子還能漲回原來的高點,能賣掉,哪怕比買的時候虧點,也比砸手里強,拿著現(xiàn)金,心里不慌。
如果你在一二線城市,挑對房子是關鍵中的關鍵!
第一原則,只買現(xiàn)房!或者準現(xiàn)房, 爛尾的風險,咱普通人真的承受不起。別被樣板間和圖紙忽悠,眼見為實,看到實實在在快蓋好的房子再掏錢。
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牢牢記住王健林的話,什么是好地段?核心區(qū)域!交通極其便利、生活配套成熟、就業(yè)中心輻射圈內。
寧愿買核心區(qū)小一點的、舊一點的,也別貪圖便宜買遠郊大新房,核心區(qū)的“老破小”,往往也比郊區(qū)“遠大新”保值抗跌。
“房子是給人住的,你自己不住,它就是白菜,你自己喜歡、住得舒服,它就是黃金!這句話太實在了。
其實自住夠用就好,量力而行,別攀比面積大小、追求一步到位。先解決有得住的問題,以后再考慮改善,月供別超過家庭收入的40%,給自己留點余地。
炒房暴富的時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了,未來想靠房子賺錢,需要極強的專業(yè)眼光、對城市和區(qū)域發(fā)展有深入研究,還得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和耐心。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房產投資的門檻和風險已經變得非常高,別輕易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去。
2025-2027年可能是更清晰的分化窗口期,專家們普遍認為,隨著人口數(shù)據(jù)更清晰、經濟結構調整深化、房企風險進一步出清,未來兩三年,不同城市、不同區(qū)域房價的分化會更加明顯。
人口持續(xù)流出、產業(yè)空心化、新房庫存量巨大的城市和區(qū)域,房價可能會經歷更明顯的擠泡沫,甚至出現(xiàn)陰跌或局部斷崖。
而核心城市的優(yōu)質房產,會在波動中展現(xiàn)出更強的韌性。
聽人勸,吃飽飯!王健林的經驗之談值得細品,樓市的黃金時代確實結束了,以后拼的是眼光、專業(yè)和執(zhí)行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