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公主已經是金尊玉貴,皇子就更是“躺贏”了。
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對朱氏子孫近乎“變態(tài)”的關照,比如不許科舉做官、不許經商營生,只能守著開國初年定下的祿米勉強糊口,其他幾家的皇子們都是一樣的不用擠獨木橋,卻能享受頂層福利的“既得利益者”。
而且老朱的初衷是很好的,他只是希望他們老朱家的后代能不上班就拿工資,子子孫孫無窮盡地做米蟲,只是沒考慮后世的通貨膨脹。
身在皇家,除非是要被賦予治國重任的未來皇帝,其他人基本上只要不想著造反,通通都能過得很好;當然不得不當皇帝,卻不愿意承擔責任的昏君們,也通通都能過得很好。
然而皇子首先也是人,是人就會有追求。既然有不愛當皇帝只喜歡當木匠的天啟皇帝朱由校,那為什么不能有喜歡跟平民老百姓搶高考名額的“皇二代”?
天之驕子,沒成年就是親王
這位不走尋常路的皇二代趙楷,自出生起就標志了他的不凡。
他的父親宋徽宗趙佶,于1100年繼位。登基次年,趙楷出生。母親是宋徽宗的貴妃,也稱大王貴妃。從登基時間和母族勢力看來,趙楷都是嘉貴妃口中,不折不扣地“貴子”。
趙佶對這個兒子也是十分喜愛。
1101年十一月,貴子降生。次年二月,皇帝賜名趙煥。
煥字是什么意思?《論語》中用“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來贊頌堯的偉大。
賜名的同時,授檢校太尉、奉寧軍節(jié)度使,封魏國公。八月改名趙楷,十一月改鎮(zhèn)安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高密郡王。
出生第二年,就已經是郡王了。別的不說,想一想康熙第十三子封郡王的年紀......不知道允祥看了會不會覺得慚愧。
另外改名為楷這個字,也很值得深究。
都知道宋徽宗是狂熱的書法愛好者,青史留名的除了靖康之恥,還有他的“瘦金體”。后世也對他的書法造詣評價極高,說瘦金體“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
趙佶顯然也對自己的作品十分滿意,只恨不能早生兩百年,跟顏真卿別一別苗頭;于是仿照顏楷、柳楷,給最喜歡的兒子起名趙楷,隱隱有一種“天下書法看我趙家”的想出風頭的意味。
如果說兩歲前的各種晉封,都可能只是因為母族強大,那么他逐漸長大后越來越掩飾不住的光輝,只能是因為皇帝的厚愛和另有安排。
繼1108年被封嘉王之后,到了政和六年(1116年)的二月,又受令節(jié)度武寧、保平軍,牧徐州、陜州,并且被破例授予太傅銜,時年15歲,剛剛成年。
及第登科,我才是徽宗老爹最疼的崽
被封太傅的第三年,趙楷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高光的決定:偷偷化名參加了科舉考試。
按照宋朝的規(guī)矩,親王是不能參加科舉的。可趙楷這一次,不僅僅去考了,還榮登榜首,就差自己的皇帝爹大筆一揮,就能騎著高頭大馬“夸街”去。
萬幸徽宗還記得考慮天下讀書人的顏面,為難地沒有將狀元的名頭直接給兒子,卻又實在忍不住身為一位老父親的舐犢之情。
于是喜滋滋地將趙楷降為了第二名榜眼,原先的榜眼,很榮幸地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被“讓”出來的狀元。
而在這之前,趙佶已經將皇城司交給了趙楷管理。這一北宋最核心的特務機構,地位相當于明朝的錦衣衛(wèi)。
這樣看來,其實趙佶的心思也已經昭然天下了。從出生起就晉封的一堆節(jié)度使名頭,是武;不惜冒天下讀書人之大不韙與民爭利,只為了給自己增加才學的光環(huán),是文;媲美錦衣衛(wèi)的大宋皇城司,更是搜羅情報的門戶。
文武兼?zhèn)洌€有情報。這樣的人才,親王當得,太傅當得,皇帝怎么就當不得?
要不是后金的鐵騎來得快,趙佶為趙楷鋪設的通往太子位的路,想必定能完工。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金人已經兵臨城下,叫囂著老皇帝還欠他們多少金銀,拿不出來就要納貢女去還。
面對這樣的破敗瘡痍,誰當皇帝誰倒霉,自然是保命要緊。
于是趙楷的太子之位也不用爭了,趙佶的皇帝也不想當了,倒霉催的太子趙桓被推上皇位,父皇學堯舜禪讓皇位,哪怕這是個燙手的山芋,趙桓也只能哭著接了。
只可惜太子沒上位時,時刻提防著狀元弟弟,老爹又不給他能臣干吏擴充隊伍,上了臺后左支右絀不得其法,最后只能眼睜睜看著金人攻入汴京城,皇帝、太上皇,差點當狀元的弟弟,一股腦兒被擄去了后金。
靖康之恥,榮華成敗轉頭空
公元1127年,汴京城破,趙楷與其他皇室宗親一起被金人俘獲,押往金朝京師會寧府。
1128年八月,金人舉行獻俘儀式。皇族被要求袒露上體,到金太祖阿骨打廟去行“牽羊禮”。
行完了禮還是不夠,金人將眾人又遷往更為偏遠的韓州。
1130年,史上身份最顯貴的狀元趙楷,命喪韓州,年僅30歲。
欽宗的朱皇后尚且是不堪受辱投水自殺,而芝蘭玉樹的嘉王殿下趙楷,卻是“被俘后驚懼交加”,于北上途中病死。
死卻死得這么不排場。
積玉堆金官又崇,禍來倏忽變成空。昔年榮貴今何在,不異南柯一夢中。
趙佶的一生,和“瘦金體”在書法界的崇高地位成反比的,是他的治國方略,當然,是說如果有的話。
在位期間,趙佶搞不定能力比他強的賊首蔡京,搞得民怨沸騰雞飛狗跳,也就算了;對內不能父慈子孝,還暗戳戳給庶子挑戰(zhàn)太子的權力,搞得太子不像太子,朝廷不像朝廷。
而后世對趙楷的評價,則要客氣很多。
大多是稱贊他年紀輕輕就有著肖似其父的藝術造詣,以及有如雛鳳清鳴的那一次登科。
有很多人已經討論過趙楷那一次考試,到底是不是所有人完全不知情,在這里不多贅述。
只是有一點,上至皇帝皇子,下到百官群臣,他們本該清楚知道,并且及時勸諫的,卻沒有一個人做到,是故意還是無意,這多少說明了當時的朝廷腐敗,官員尸位素餐。
俗話說,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平民百姓有自己的路,與皇子不同;皇子也有自己該走的路。
多的是揚名立萬、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途徑,趙楷偏要選最流于下乘那一條。
后人用“芝蘭玉樹”形容趙楷,也形容有出息的子孫。
這真是這個詞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