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的一紙新規,正在悄然改變公募基金的收費模式。5月初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新設立的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大力推行基于業績比較基準的浮動管理費。
這意味著,你未來購買的主動權益新基金,管理費很可能不再是固定的數字,而是與你真實的投資收益和持有時間深度掛鉤。
僅僅20天后,多家基金公司就火速推出了首批新型浮動費率產品,像易方達成長進取混合等基金已經正式開賣。
過去也推出過與業績掛鉤的浮動費率基金,但都是與基金業績掛鉤,比如在某個時間段內基金達到業績目標可提取業績報酬。
但這次不同,新產品與投資者每一筆份額的“持有時間+超額收益”掛鉤,真正實現了“千人千面”的收費。
簡單來說,如果你持有基金的時間很短(通常不滿1年),那么你就按一個基礎檔費率(比如常見的1.2%/年)支付管理費。
但如果你能堅持長期投資,持有滿一定期限(比如1年及以上),那么管理費的高低就取決于你這筆投資的實際戰果——主要是看它有沒有跑贏基金設定的“及格線”(即業績比較基準),以及跑贏或跑輸了多遠。
具體怎么浮動呢?
以易方達成長進取混合為例:如果你持有某筆份額超過一年,并且在這段時間里,你持有的份額年化收益率不僅為正,還跑贏業績比較基準超過6個百分點,基金管理費會相應上浮到1.5%。
相反,如果你持有的這段時間里基金年化收益率跑輸了基準3個百分點或更多,那么最終你只需要承擔0.6%的管理費。
如果你的收益表現介于兩者之間,比如小幅跑贏或跑輸,或者雖然跑贏6個百分點但虧了,那么就維持基礎檔的1.2%費率。
這種機制的精髓在于“單客戶單份額核算”,同一只基金,不同投資者因為買入時點、持有期限和最終實現的收益不同,實際支付的管理費也會不同,真正實現了“多賺多付、少賺少付”。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理解這幾點很關鍵:首先,浮動收費模式本身并非收益保證,它只是改變了收費方式,基金最終表現的核心還是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
像易方達成長進取的擬任基金經理劉健維,其管理的其他產品歷史上有顯著的超額收益(例如易方達科融混合任期回報遠超基準),這類信息同樣重要。
其次,務必看清你基金的“及格線”,即業績比較基準的構成(比如股票債券比例、跟蹤哪些指數),因為通過它也可以對基金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最后,想根據持有收益決定費率,耐心持有是前提,通常需要持滿1年。目前,針對正在發行的部分新型浮動費率基金,有的銷售渠道比如中國銀行推出了認購費一折的優惠,進一步降低了廣大投資者嘗試新產品的成本。
作為首批落地的代表產品之一,易方達成長進取混合基金(A/C:024450/024451)采用了前述典型的浮動費率設計(持有不足1年收1.2%,滿1年后根據相對基準表現分三檔收費)。
其投資策略上,股票倉位范圍為60%-95%,并可配置不超過股票資產50%的港股通標的,力求在A股和港股市場中捕捉成長機會。
其業績比較基準設定為“中證500指數收益率×65% + 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15% + 中債總指數收益率×20%”,為衡量其表現和費率浮動提供了清晰標尺。
掌舵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劉健維,是易方達旗下一位均衡成長風格的選手。
他重視中長期產業趨勢,強調安全邊際和風險收益比,擅長在符合產業方向的成長賽道中,以相對合理的價格精選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
目前,劉健維管理著易方達科融混合、易方達科訊混合等主動權益產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6日,易方達科融混合自其2020年6月任職以來取得了97.98%的任期回報,顯著超越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約7.04%);易方達科訊混合自其2019年7月任職以來也取得了96.27%的回報,同樣大幅跑贏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約5.64%)。
數據來源Choice,截止2025.06.06
盡管歷史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但劉健維過去展現出的挖掘超額收益的能力,為新產品的運作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劉健維表示,在管理易方達成長進取混合時,將繼續重點關注成長性較好的行業,力爭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可持續的超額收益。
這種“賺得多才付得多”的新基金,你會考慮一試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