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太倉港的五千輛汽車等待運往歐洲
周一(6月9日),中國海關發布數據,以美元計價,五月份出口額同比增長4.8%,低于路透社經濟學家意見調查估計的增長5%的值;五月份進口同比下降3.4%,也遠低于路透社經濟學家意見調查估計的0.9%的降幅。
其中根據Wind Information發布的數據,五月份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同比大幅下跌了34.5%,從美國的進口同比下降18%以上。不過這個降幅在很大程度上被向東南亞、歐洲和非洲的出口增長所抵消,三者分別同比增長了近15%、12%和33%以上。
此外,海關數據顯示:中國稀土出口量同比下降 5.7%至5,865.6噸,因為官方收緊了對關鍵礦產的出口管制,以便在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談判中獲得優勢;中國汽車和船舶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22%和5%左右;中國智能手機和家用電器的出口量則分別下降10%和6%左右。
由于進口比出口降幅更大,五月份中國貿易順差的總額同比增長25%,達到了1032億美元。但是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同比下降41.55%至180億美元。
對于五月份對美出口額的大幅降低,有學者認為仍然是關稅戰的影響。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說:“令人望而卻步的關稅直到五月中旬才取消,(對當月貿易的)損害已經造成。”
但是徐天辰預計六月份對美國的出口將出現一些復蘇。他說“這將是中國出口商獲得美國關稅減免的第一個完整月”。他還補充說,在中方放松對稀土和電動機械出口的管制后,它們的出口額將出現反彈。
五月中旬,美國和中國在瑞士日內瓦達成了一項初步協議,雙方都取消了之前提高的大部分關稅。目前,根據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數據,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綜合稅率為51.1%,而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綜合稅率為32.6%。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春指出,日內瓦關稅休戰后,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有所回升。
黃子春還表示,需求復蘇需要時間才能反映到實際貿易額中。但他也警告說,即便不再次上調,現有關稅稅率也不太可能進一步降低,并將導致年度出口貿易增長放緩。
中國高級官員預計將于當天晚些時候在倫敦會見由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領導的美國貿易談判團隊,以進行新的一輪貿易談判。
這輪的中美貿易會談是在雙方的緊張局勢再次爆發之后舉行的。因為他們互相指責對方違反了日內瓦貿易協議的規定。
美國指責中方遲遲沒有兌現批準向美國出口更多關鍵礦物的承諾,而中國則批評美國決定對中國學生簽證實施新的限制,并對芯片實施額外的出口限制。
此前在周六,中國商務部表示,將繼續審查和批準稀土出口的申請,理由是國內的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行業對稀土礦產的需求不斷增加。
預計中美貿易第二輪談判即便沒能達成全面解決協議,也能進一步緩和兩國緊張的貿易局勢。中國對美國的進出口情況在六月份將會有所好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