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公布,在海南EF賬戶上線一周年之際,海南10家試點銀行累計開立EF賬戶330余個,全省EF賬戶業務量1200余億元人民幣。
所謂EF賬戶,是指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它是人民銀行為了實現自由貿易港“跨境資金高水平自由便利流動”而特別設計的一種賬戶。目前僅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使用。
EF賬戶的基本特征是“一線放開、二線按照跨境管理、同名賬戶跨二線有限滲透”。
簡單理解就是,EF賬戶中的錢視同境外資金,可以自由兌換、自由劃轉。
02
EF賬戶是否真這么方便,1200億元又是什么概念,能證明海南EF賬戶已大獲成功嗎?
我們結合其他數據來看一看。2024年,海南涉外收支1086.3億美元,同比增長24.4%。其中,經常項下578.9億美元,同比增長6.7%,資本項下507.4億美元,同比增長54.4%。
經常項目、資本項目是國際貿易和外匯管理中的常用詞。目前,中國已基本實現經常項下外匯自由兌換,也就是說,你做外貿、出國旅游等,需要外匯可以按需兌換、劃轉。但資本項下,比如你要對外投資、對外借貸或者進行證券交易等,管控就非常嚴格。我的錢我做主,想存哪國就哪國,這是不行的。
EF賬戶,正是要解決資本項下自由兌換、自由劃轉的問題。
同時,海南自貿港還有“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兩相加持,海南資本項下涉外收支大增50%多就不奇怪了。
03
我們還可以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做橫向對比。 “一年來,合作區10家試點銀行,累計開立EF賬戶超400個,辦理資金劃轉近1200億元。”
這數字是不是有點眼熟,除了橫琴開戶400個,海南開戶330個有差異外,兩地都是10家試點銀行、1200億元。
橫琴的人口、經濟規模小于海南,卻取得了相同的成績,是不是說明橫琴EF賬戶使用率更高呢?
在服務對象方面,橫琴將其分為兩大類,一是澳企澳人,有超70家澳門(資)企業開立了EF賬戶;二是“四新”產業,即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業、現代金融產業。
海南開設EF賬戶的主要是批發零售、商務服務、能源開發、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行業。批發零售排第一,跟離島免稅業務有關。
海南沒有公布境外企業開立EF賬戶的數量,但提及境外企業“主要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的境外關聯公司”,這些企業當然是很好的,但我還是希望有真正的外商投資企業進來。
04
總體而言,海南EF賬戶一年攬金1200億,帶動資本項下涉外收支大增,說明EF賬戶取得了初步成功。
但僅有300多個賬戶也說明,目前管控仍較為嚴格,廣大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還沒能用上EF賬戶,吸納的境外機構、境外個人也非常有限。
海南自貿港封關在即,我們不妨對照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的內容。大家看看都實現了嗎?
單以“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而言,對內指向民營企業開放,對外指向外資企業開放,這方面似乎沒看到變化。
最后,我提兩個小建議。
第一,建議EF賬戶開放島內個人開戶,如果僅僅是企業實現了資金進出境自由,海南還算不上真正的自由貿易港,仍類似于保稅區,只服務于生產經營,不服務于居民生活。
第二,建議開放港幣作為海南自貿港第二貨幣,在島內自由流通。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港幣作為可自由兌換貨幣,能幫海南自然實現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二是港幣作為中國的國際化貨幣,擴大流通范圍,做大做強,有利于提升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話事權。
(作者:魏華子。如果你也對海南自貿港政策、規劃、經濟、產業感興趣,請關注“華語天涯”賬號,我們將第一時間提供專業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