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昨天(6月9日),中美高層在倫敦舉行了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雙方談話持續六個多小時。
今天(6月10日),雙方將繼續舉行會談,此次會談時間是倫敦時間早上十點開始,也就是北京時間今天下午五點。由于我撰寫這篇文章的時間是下午14時10分,所以此時此刻,第二天的談判尚未開始。
那么,第二天的談判會持續到何時?我估計要到北京時間明天(6月11日)凌晨,也就是大概要到明天早上,我們才能得知結果。
01
根據第一天的談判情況來看,雙方還是傳遞出了一些積極的信號。
這證實了我此前在評論中提到的觀點,即雙方現在已經進入了“近身肉搏戰”,中國多數會通過稀土問題對美國施加壓力,以換取美國放松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
美國方面,其總統特朗普在中美首日談判后的記者會上,雖然面露嚴肅,但仍然釋放出一些樂觀的信號。
那為何特朗普會表情嚴肅呢?
顯然是中方比較難對付,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盡管他們做得很好,但中國是一個很難對付的對手。
此外,特朗普還提到,如果中國愿意解除對美國稀土出口管制,那美國也愿意在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對華出口上放松管制。
大家知道,前天我就已經在評論中透露了,自4月4日起,中國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這一舉措直接打痛了美國。
目前,全球約70%的稀土資源由中國掌控,而稀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制造芯片還是其他工業產品,甚至是高科技等產品,都離不開稀土。
換言之,如果沒有中國稀土的支持,美國的高科技和國防產業,尤其是高端芯片的生產幾乎無法完成。
當然,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卡脖子”,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中國未來的高科技發展。
然而,兩廂相較之下,究竟哪個更重要?
明眼人都知道,如果沒有中國提供的稀土,那美國的高科技產品根本都無法制造,既然無法制造,那就更不可能對中國實施出口限制。
因此,美國要求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管制,才是重中之重。
這某種程度上也證實了我此前提到的,中國此前兩次讓子彈飛一會兒,一個是4月4日到5月9日,另一次則是5月12日到上星期的中美元首通話。Comment by .: 原話
這些實實在在讓美方感到痛。因此,美國在三四個星期前,也就是5月12日之后就不斷放出各種風聲,要求中美兩國元首進行通話。
種種跡象表明,此次真的是美國有求于中國。
02
根據雙方第一天的談話情況來看,顯然中國方面還是向美國釋放了一些善意。
雖然具體情況尚未明晰,至今也沒有媒體揭曉內幕,但根據我從各種線索中獲得的信息,可以梳理出大致內容。
中方顯然設定了前提條件。如果美國能夠盡量減少對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中方則可能考慮放寬部分稀土商品的出口。不過,這將取決于美國對哪些高科技產品放松限制。
根據我目前得到的消息,美方的承諾似乎僅限于放寬對某些普通且低端高科技商品的出口限制,而對于高端芯片,仍然不愿松口。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料到中方肯定不會同意。但顯然,美國不會輕易罷手。
美國人應當清楚,正如我之前所說,這里面的因果關系是很明顯的。如果沒有中國的稀土出口美國,美國想要禁運的這些高科技產品根本無法實現生產。
這正是特朗普昨天所提到的“中國不易對付”。我想對特朗普說,你現在才意識到中國人不好對付嗎?
今天是談判的第二天,預計今晚不會有談判結果,因為談判仍在進行中,所以請各位密切關注我明天的文章,以及明天晚上的公益直播。
在這場直播中,我將全面討論這次中美倫敦磋商,并分析它對我們未來的生活、經濟和財富的影響。我的團隊也將持續為會員和客戶提供更為內部和精準的前瞻分析。
03
另外,我想給大家講兩點。
第一個,特朗普的行動實際上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他不僅沒有實現對中國發起高科技戰的目標,反而加劇了中美之間的貿易沖突。
坦率地說,我之前也多次強調,美國的意圖并非直接針對中國。
美方試圖通過相關行動,重置自1945年以來被他們認為“過于自由”的國際貿易秩序,他們始終認為美國財富被“偷走”了。
盡管這種解釋是荒謬且無意義的,但這構成了他們行動的邏輯基礎。美方希望通過提高關稅,迫使其他國家妥協,然而他們沒有預料到的是,中國人在這方面是極難對付的。
首先,你想和我談,那我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特朗普就急了。
其次,我來跟你談,我也不跟你談什么貿易本身,什么自由貿易,而是直擊問題核心,談你對我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問題。
因此,這才有了中美雙方在日內瓦一次比較順利的談判。
美國對中國愿意談判感到很高興,以為中國和美國談論還是貿易秩序問題,實際上中國要和美國談判的是放松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的問題。
那為何要放松出口呢?因為雙方近身肉搏戰的真正籌碼,已經所剩無幾了。
美國的籌碼就是高科技,而中國的籌碼則是美國用來制造高科技產品的稀土。
這就好像美國對中國進的是水,而中國對美國而言則是源頭。
只不過5月12日當天,美國還不太清楚中國的這個謀略,直到現在特朗普才意識到,中國并不簡單。
因此,我認為,此次中國話題的轉移、戰略焦點的轉變極為巧妙,堪稱精彩!我要為我們第一線的官員們點贊。
第二個,在此前的日內瓦會談中,中國派出的是負責經濟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而美國就只派出了其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
然而,這次會談雙方都派出商務部長,中國由原來的財政部副部長,換為商務部長參加,而美國則增加了商務部長。
美方的商務部長和財政部長除了兩位領導人的性格差異,一個強硬另一個相對溫和之外,主要區別在于商務部長直接負責高科技產品出口,而財政部長顯然沒有這方面的權利。
因此,從這次雙方參與人員的架構來看,再次證實了我之前的分析,即雙方的戰略焦點已經轉移了。
恕我直言,在這次戰略焦點轉移中,特朗普真的是被中國牽著鼻子走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特朗普現在才知道中國不好對付。
當然,一切的一切,還得看明天(6月11日)凌晨的進展。
大家明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關注我們的《震海速遞》。明晚,敬請大家密切關注我們的文章和直播。
屆時,我們的直播將對一些重大消息進行解析和前瞻,這些消息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