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小孩發起脾氣來,連老虎都怕。
此情此景,就是家長與孩子“博弈”的開始。
被孩子“拿捏”住的家長往往感到失重、失衡,找不到重心,威嚴掃地,藍瘦香菇...
如何給自己“加碼”,讓關系重新變“平衡”,孩子情緒變穩定?
1.
“在線等,挺急的”
用這3招給自己“加碼”
你能撐到第幾秒?
男孩想回超市買汽車玩具,在停車場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生拉硬拽地把媽媽留在原地。
視頻中的這位媽媽有3點做得很好。
第1點:
“聽著寶貝,我知道你很想要那輛車,但我們不會回去了。”
——嘴上共情,行動上“如如不動”——對不起,不合理要求決不妥協。
這個做法可是有“專業背書”的。
研究證明:
當情緒被調動起來,3~5分鐘達到高峰,最多20分鐘后,就會平息。在這期間,安撫、共情、等待即可。
第2點做得好的地方:
孩子為了發泄情緒,敲打旁邊的車,媽媽馬上用肢體阻止了他。
直接的肢體制止比語言制止有用。
(一些自閉癥孩子容易因為生理上的不適而情緒爆發,橫沖直撞,這時也可以抱住他,或給ta蓋壓力被,讓ta感覺好一些。)
第3點做得好的地方:
當孩子逐漸平靜,開始提出解決辦法:“我想回家了”的時候,媽媽馬上遞上臺階:“我也想回家了。” 抱著逐漸安定下來的孩子上了車,火速開車回家。
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的時候,才是討論解決方案的最好時機。
看著難熬,全程也不過兩分鐘。
孩子情緒爆發時,還有很多“雷點”,切忌“踩雷”:
1.煽風點火,比如“哭什么哭”,這可能成為新的情緒源,讓孩子的情緒持續更長時間! 2.看到孩子哭,招架不住,滿足他的不合理要求,長此以往,可能情緒持續的時間就不是10~20分鐘,而是一兩個小時了。
當孩子的情緒能量讓你招架不住的時候,這些技巧都是救急“砝碼”,讓你更有底氣。
2.
日常中“輪流”加碼
保持情緒穩定
如何讓孩子在平時也能情緒穩定呢?
容易情緒爆發,通常意味著在環境中感到不安全。
孩子從出生以后,面臨好幾個可能的“卡點”。
0~9個月,生命安全是否能確保?這個大多數孩子都沒問題。 0到2歲,走路不穩,手腳不協調。需要發展感知覺運動;對一些ASD孩子來說,就有感統訓練的需要。 2歲之后,孩子會走路,睡覺時間也變少了,“游手好閑”的時間變多,探索行為發生,想要掌控的東西更多,也和別人發生沖突(通常是父母),開始知道別人也有需求,“去自我中心化”。
普通孩子為什么即使經歷沖突,也仍會覺得與人打交道是一件可控的事情?
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和人互動的2個基本原則:
原則1【有來有回】:你一個操作,我一個操作,你又來一個操作,循環往復......
你敲完鼓,我再敲
原則2【察言觀色】:如果對方沒有做預期的操作,就要等待,給對方下一次發起的機會,形成新的默契。
圖中的老師耐心等待孩子,發起下一次互動,也給孩子做了一種示范
輪流互動、等待發起,大家不要小看這些,我們的孩子對社交方面感到不安全,不擅長,往往是因為這些基礎操作的大量缺失。
像這個例子里,老秦借玩偶扮演“小四”,和名叫“小五”的小朋友輪流捏柔力球,輪到誰捏,誰就說“小四捏”或“小五捏”,就已經是一種輪流了。
后來,小五和同伴輪流數數字,數到自己覺得可以停下的地方,接著由對方繼續數下去,樂此不疲。當中就有“等待”。
當我們努力構建穩定的一來一往互動,到足夠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
孩子很容易與你構建互動;
孩子會越來越多地看你,觀察你的一言一行,去自我中心的過程也逐步達成。
互動中感到安全,情緒就穩定,不容易爆發,讓關系的天平“失衡”。
3.
如何讓孩子自己
主動卸下一些能量砝碼
和你保持平衡?
當孩子覺得和人交往是安全可控的之后,如何讓孩子來理解大人的情緒?
關鍵是要做好這一點。
先來看下面這個實驗:
小女孩本來在認真聽實驗人員介紹玩具的玩法,并做確認。
這時突然進來一個人(右上角),拿起報紙,生氣地說他們太吵了,從此這個孩子就不敢輕舉妄動,就連她的同伴做某個動作之后,她也要看看,看報紙的人會不會生氣。
這個實驗里,孩子馬上能夠理解別人的情緒,猜測情緒的由來,識別潛在的風險,管控住自己的舉動。這就是情緒智力,俗稱“情商”。
自發的假裝游戲(假裝喂自己吃東西、喂玩偶吃東西、以玩偶的口吻說話做事、扮演生活中的一個角色),是反映孩子“情商”的重要標志。
別小看這些“角色扮演”。
我們說一個人能夠“理解他人”,意味著ta能夠感同身受:“我和你有一樣的感覺。”
這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首先ta自己得經歷過這些情緒。在此基礎上,再站在你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多玩假裝游戲可以鍛煉情商。
我們鼓勵已經有“假想能力”的孩子,但凡有可能,就要讓他假裝一切,扮演一切,讓他去體驗各種各樣的生活,各種各樣的人在不同場景下的想法、認知、思維、心理。
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以上提到了三點:
在當下,用3個應急技巧為自己增加砝碼。
如果想要更深入解決情緒問題,日常與孩子建立一來一回的穩定互動,能讓孩子對這個世界更有控制感,少一些不安全感。
而長期的“情商”培養,讓孩子能夠站在你的角度考慮事情,就需要“假想游戲”。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上內容來自暖星情緒行為管理 4 天突破營。
4天的時間,瞄準因情緒引發的各類問題,老秦還會通過家長作業視頻分析,手把手幫你穩穩拿捏情緒管理這門功課。
第一期已在去年11月開營,收獲了家長們的好評,并有了第二期,第三期......
部分家長好評
最新一期6月23日-26日,還是那個熟悉的直播間,還是9.9元~
掃海報二維碼報名
編輯 | 心怡
“暖星之家”機構服務,掃碼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