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國只有1.5萬家,占企業總數的比例僅0.02%,能評上這個名號的,一般都是各行業中的佼佼者。
不過,在資本市場中,不認名號,只看表現,就像曾被評為國家級“小巨人”的東晶電子,如今卻成了被資本嫌棄的“棄子”。
近日,東晶電子發布公告,股份轉讓合同已經簽了,四大股東一次性出售29.99%的持股比例,把公司控制權賣給了一個私募大佬。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股東也都是中途入場的財務投資人,是為賺股票差價而來的,然而,這一賣毫無差價,寧愿認虧也要清倉離場。
實際上,這次實控人變更,并不是東晶電子第一次改姓,而四大股東也不是第一個在東晶電子上認虧的投資人。
東晶電子主營石英晶體元器件,具體來說,主要是石英晶體振蕩器、諧振器(簡稱“石英晶振”)。
振蕩器和諧振器是啥,粗略地從用途角度來說,但凡是需要生成或者接收頻率信號的電子設備,都必不可少。
簡單舉個例子,電視機遙控器的遙控信號就是振蕩器生成的,而電視機端則要用諧振器來接收遙控信號。
再比如,石英手表的時間就是通過振蕩器生成的頻率信號來確定的,石英晶振的精度,就直接決定了手表時間的準度。
實際上,振蕩器、諧振器還有很多分類,石英晶振這個類型只是其中應用范圍比較廣泛的一種,東晶電子就是靠著這個大眾型產品起家的。
上個世紀90年代末,浙江金華有一家做石英晶振的國營企業叫華通電子,因為連年虧損瀕臨破產。
企業破產對員工來說是噩夢,但同時也是機會,彼時在華通電子干業務經理的李慶躍就看到了其中的機會。
他聯合了幾個工程師、車間主任,合伙注冊了東晶電子,然后又收購了華通電子的資產,一家民營晶振企業就誕生了。
企業機制確實是個神奇的東西,同樣的生意,國營的時候干不好,但一變成民營就全部盤活了。
彼時又正逢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爆發及中國電子制造業崛起的交匯點,東晶電子踩著時代的東風一路發展壯大。
2007年,成立短短8年時間的東晶電子已經成為石英晶振行業國內前三的選手,并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不過,上市之后的東晶電子卻再也沒有大的發展,勉強維持了4年的現狀后,2011年就開始出現虧損了。
原因也很直接,中國石英晶振行業經過10幾年的野蠻生長后進入了精細發展期,拼的不再是產量了。
市場供需的逆轉,導致行業毛利率大幅下滑,虧損的不只是東晶電子,只不過,東晶電子虧得最久,陷入虧損后就幾乎再也沒出來了。
對于行業的變化,浸淫多年的李慶躍等創始股東自然是了然于心,于是,2012年開始,大家就紛紛減持出逃。
作為實控人的李慶躍則邊賣邊看,到2016年,才徹底下定了決心,把實控人的位置讓給了號稱“私募冠軍”的蘇思通。
私募顯然不是奔著振興實業來的,想的是如何煽風點火炒行情,然后在渾水中摸魚,然而,蘇思通失算了,操作了兩年,東晶電子股價腰斬。
自己本來就是通過高杠桿入場的,股價一跌,立刻暴雷,還連累上市公司的賬戶也被凍結,在各方壓力下,只能忍痛割肉抵債,狼狽出局。
2018年,江蘇地產大佬錢建蓉接盤,本想把通過“英雄互娛”借殼上市,把東晶電子變成一家游戲公司,結果,股權剛過戶完就迎來了地產業的巨變。
看家的地產業務眼看不保,哪還顧得上借殼,于是一場重組大戲嘎然而止,而原本支持錢建蓉的股東們一看行情巨變,也反水了。
2019年,股東解除了與錢建蓉的一致行動人關系,并收回了委托的表決權,東晶電子自此進入了無實控人狀態。
有實控人都搞不定,沒有實控人就更難搞了,就這么一路虧損到了現在。
不僅虧,營收規模也沒有任何變化,絕大部分年份的營收都在2億上下,有網友調侃,“小巨人”,是不是巨人不知道,但確實小。
其實,如果沒有退市新規,2億不算小了,但在退市新規下,尤其對于虧損的主板上市公司,3億是保命的門檻。
如果營收不足3億且利潤為負,就會被黃牌警告, 2024年度,東晶電子營收2.1億,利潤-7300萬,所以變成了*ST東晶。
而如果2025年無法突破這個多年的魔咒,就將被強制退市。
幾大股東已經努力過好幾年了,沒看到任何起色,也失去了耐性,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愿意接盤的大佬,自然認虧也要撤離。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接盤者叫朱海飛,是一個管理著百億資產的私募大佬,“有錢”是他最大的優勢。
也正是因為這個優勢,*ST東晶控制權變更的消息引得股民競相入場,已經連續4個交易日漲停。
不過,雖然有錢才能辦事,但并非有錢就能辦所有的事,就東晶電子的主業而言,專業的事,專業的人都沒轍,更何況玩資本的呢。
當然,資本玩家有資本的手段,但之前的經驗告訴我們,私募并不是天使,要想與狼共舞,就要提前做好為狼所傷的心理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