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的牙齒在吃涼的東西時特別酸痛敏感”近日,40多歲的李先生(化名)偶然發現下前牙多顆牙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齦退縮,牙根部分暴露在外,遇冷熱刺激時敏感酸痛,來到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醫院口腔科就診。經檢查,診斷李先生為RT2型牙齦退縮。
口腔科主任胡永介紹,一般細菌性因素、病毒性因素、創傷性因素和混合性因素都可能是“罪魁禍首”。其中,牙周病引起的牙齦退縮在臨床上最為常見。面對牙齦退縮,除了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及時阻止牙齦進一步退縮外,恢復已退縮牙齦的形態和功能也至關重要。牙齦退縮會導致牙根暴露,從而對冷熱機械刺激敏感酸痛,跟正常牙齒相比顯得過長,大小不協調,在前牙區明顯影響美觀。不僅如此,牙齦退縮更嚴重的危害在于更容易堆積菌斑,不易清潔,可能會加劇牙周病的進一步發展,進而甚至會導致牙齒的松動或脫落。
針對李先生的情況,口腔科醫生采用上皮下結締組織移植術增厚牙齦,同時達到部分根面覆蓋來改善下前牙的牙齦退縮。術后2-3個月,覆蓋牙根面的組織基本穩定,角化齦寬度和厚度明顯增加,牙齦形態較之前明顯好轉。
胡永表示,通過手術治療改善牙齦退縮雖有效,但不同類型和程度的牙齦退縮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專家建議,首先要定期檢查牙齒,發現齲壞、缺損等問題盡早治療,避免發展成牙髓及根尖周炎癥進而破壞牙周組織,導致牙齦退縮甚至缺損。其次,正確的刷牙和使用牙線等鄰間隙清潔工具是關鍵,錯誤的使用方法正是導致牙齦退縮最常見的創傷性因素。此外,牙齦退縮是牙周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每年定期潔牙,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環境,是有效預防牙周病發生最低成本的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