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又開始在演技綜藝巡回上課了。
繼《我就是演員3》《導演請指教》《無限超越班2》后,郝蕾作為犀利派表演老師的人設已經不動如山。在節目里,她總是持續穩定輸出金句,守護著內娛演技派的榮光。
最近的《無限超越班3》,哈妮克孜說曾因“怎么拍都美”被換角,又被制片人說此前戴眼鏡探班不夠好看,讓她再次痛失角色。郝蕾作為導師在一旁坐不住了,直接勸哈尼都不用聽:“不紅就是原罪,紅了什么都對”。
在最缺乏演技的時代當競演導師,是一種不幸。綜藝里,臺上的學員賣力表演,臺下的導師何嘗不是在角色扮演。但這次的金句,恰好也與郝蕾自己的人生互為映照。
在拜高踩低的演藝圈摸爬滾打28年,郝蕾更懂什么叫“紅了以后身邊都是好人”,明白這才是人性常態。她不曾大紅大紫,一路走來也并不總是踏實從容,拍過爛戲上過綜藝,面臨著不少爭議。
但郝蕾說自己的所有都可以拿到臺前講。真人秀是一面照妖鏡,一言一行離不開自我展示,她的真誠,她的作品,她的愛情,都藏在其中。
在真人秀里,郝蕾看到了無數的偽人。
2020年,她在《我就是演員第三季》擔任表演指導,密集接觸了33位不同類型的演員。
那一季的競選者不乏滄海遺珠,更多的卻是話題人物:有耍大牌被劇組封殺的李夢,有負面緋聞纏身、整容失敗的張檬,一邊大哭一邊說不哭的盛一倫,還有偶像出身的李汶翰、金子涵、馬嘉祺等。
相比于演技角逐,掛在熱搜上的更多是這些人的自我剖析和話題炒作。這意味著虛偽,也就是假。
導師團也成為這種虛假的一部分,他們的戲不遑多讓:于正因抄襲被抵制直接退出節目,李誠儒負責用成語花式懟人,章子怡憋著氣說出那句“演員是什么很低級的職業嗎”,郝蕾在模仿宮斗爛演技。
群魔亂舞的場面,對科班出身、入行23年的她來說,甚至不太需要表演痛心疾首,就能和無數觀眾一樣感受到什么叫失望。
錄到三分之二的時候,郝蕾就在想“什么呀這都是,為什么演員群體會變成這個樣子”,后三分之一,她已經變得相對平靜和妥協,不再只從職業性來看待一個演員。
在《十三邀》,郝蕾對許知遠說在節目里看到了很多人的表演困難、人生困難,但是大部分的人不真實。恰恰在需要真實的演藝行業,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了這種不真實。
她覺得這是一種脫離表演的假:“在這個迷你的行業里,每個人都鉆在自己迷你的小世界里。那你說這個‘專業’是真實的嗎?這一切都會變得越來越假。”
同為名人的郝蕾依舊不太理解這種被表演出來的困難。在演藝行業,擁有姓名的人身邊總是圍繞著贊美,他們會很容易越來越聽不進去觀眾遙遠的批評,只留下收斂后還在溢出的自我迷戀,無法帶入別人的真實生活。
大眾的注意力也被演技外的部分攫取,熱度、流量和數據不斷固化演員的新標準。
直到2025年的《無限超越班3》里,坐在郝蕾對面的人和劇情還是換湯不換藥。短劇頂流柯淳、內娛贅婿洪堯、抽象“主包”顏安,還有被綁架歸來的王星等人輪番成為話題,繼續消費觀眾呼喚好內容和好演員的熱情。
演技綜藝里沒有演技,只有對播放量和熱度滿滿的誠意。熱搜上掛著被群嘲為“牦牛精”的丁真,口碑崩盤的“對抗路情侶”李沐宸和劉奕暢,還有為哈妮克孜打抱不平的郝蕾。
5年過去了,無論是節目效果還是本意,郝蕾也成為表演的一部分,在綜藝中扮演撥亂反正的老藝術家。
面對人人逐夢演藝圈的局面,她曾說過:“為什么所有人都要來演戲呢?那我們職業演員沒有戲演怎么辦呢?”
畢業于上戲科班,郝蕾秉承著“真聽真看真感受”的演戲真諦。在她看來演技失真是原罪,一味大哭也不應該被評為神演技:“真正好的表演并不是要做很多樣子,而是內心充盈、百轉千回,讓觀眾能夠看得見。”
這種假指向熒幕內外。當接地氣變成一種褒義詞,習慣全妝出門、時刻捕捉鏡頭的演員很難演好去市場買菜、討價還價的普通人,兩種生活就像無法跨越的鴻溝,彼此隔絕。
郝蕾,就生活在這兩種溝壑之間。
成為一名好演員,是郝蕾吃到的時代紅利。
她從未真正紅過,也志不在此,這個野心勃勃的人只想做表演藝術家。
4歲登上舞臺、15歲學習表演、18歲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年少成名的郝蕾自有傲氣。
19歲,郝蕾因出演校園青春劇《十七歲不哭》正式進軍演藝圈。從1997至今,摸爬滾打的28年里,她見證了中國演藝圈的黃金時代,也目睹著影視行業的窘迫與墜落。
任憑外界環境不斷變化,郝蕾的演藝生涯始終如同一條看似平靜暗自洶涌的河流。熒幕之后她是一代文藝女神,也是幾經浮沉的犀利女星;熒幕之前,她的角色都拿得出手。
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話劇,郝蕾都有著個性鮮明的人生角色。如今再談到她的來時路,除了從各種配角里一步步踩出來的扎實感,還有專屬于她旗幟鮮明的氣質。
在《我就是演員》里,郝蕾羨慕過章子怡:“我沒有子怡那么幸運,我是拍爛戲長大的,但導演也沒有因為我拍過爛戲就不給我機會。”
但說這句話的她,在24歲就能完美詮釋《少年天子》里不瘋魔不成活的靜妃。正像郝蕾說的“壞人是不知道自己壞的”,她是在表現人性的叛逆與瘋狂。
《少年天子》劇照
個性飛揚的草原公主與沉悶懦弱的清宮皇帝進行政治聯姻,本身就是個悲劇。
故事的開始,博爾濟吉特氏只是草原上無憂無慮的明珠,生就一副真性情,毫不掩飾自己的欲望與野心。高貴的身份讓她步入宮城成為皇后,但即便面對皇位上的人,明珠也從不愿意低頭。
年少夫妻本有情分,但不服氣的皇后像是扎在皇帝上的一根針,時不時刺痛少年天子的心。
作為皇后,她指著天地說:“這是紫禁城,我跟皇上一人一半兒。這屋頂屬陽,是他的,地面屬陰,是我的。”
不滿于對方害怕殺生的軟弱,她直接罵皇上膽小如鼠、不像皇帝。
她厭惡皇帝的冷漠,“當了三年的皇后,我就和皇上好了六回”。既不愿意在對方面前落入下風,又掩飾不住心中對其他女人的嫉妒,她對花束子、佟妃、董鄂妃和她們的孩子都下過死手。
被貶為靜妃打入冷宮,她也曾在皇帝面前搖尾乞憐,效仿太后和奴婢對食,直到最后成為那個“深宮里的瘋女人”,在極端的痛苦中走向自我毀滅。
從科爾沁草原上的天之驕女到紫禁城里的失意廢后,靜妃的一生可悲又可恨,郝蕾用演技成全了這個豐滿又矛盾的角色。
戲里的郝蕾,總是能活得分外強烈,敏感多情是她獨一無二的天賦。
25歲的郝蕾,是國民級話劇《戀愛的犀牛》里為愛偏執的女主角明明。還是那樣的自信驕傲,那樣的神經質和戀愛腦,但她的欲望和情感都像袒露在空氣中一樣透明流動。
4年前還在讀大學的郝蕾曾拜倒在這部經典話劇下,命運很快讓她圓夢了。
舞臺上的郝蕾一襲紅裙嬉笑怒罵,四肢隨心舞動,念詞清晰有力:“人是可以以二氧化碳為生的,只要有愛情!” “來折磨我吧,欺騙我侮辱我貶低我,只要你有本事讓我愛你!”
《戀愛的犀牛》片段
她借明明之口說“上天會厚待那些勇敢的、堅強的、多情的人”,或許說的正是會被臺詞感動到流眼淚的自己。
后來,她說在配角的臺詞里看到了真正的愛情:“你愛他,他不愛你,他在愛著另外一個人,而另外一個人也不愛他”,這正是《戀愛的犀牛》在講的故事。
這些角色和郝蕾的氣質渾然一體,一個敏感的細膩的熱烈的文藝青年。等到她不再年輕、逐漸發福,這種特質漸漸蛻變為成熟女演員的深邃魅力。
告別青澀的二十歲,活到自洽的四十歲,郝蕾慢慢成為《第四張畫》里的小翔媽,《親愛的》里的魯曉娟,《黃金時代》的丁玲,《我的二哥二嫂》里的李英姿,《春潮》里的郭建波……
《第四張畫》劇照
戲外的郝蕾也像面個性獨特的旗幟,有多少人喜歡她,就有多少人討厭她。
有人愛她的坦蕩爽直,有人恨她的無謂輕狂,郝蕾不為所動。
在中國影視行業市場化、商業化的轉型里,郝蕾沒能擺脫與行業同頻的魔咒,不是沒演過爛片,但她的回應是憑演技“爛不到你身上”。
她從不回避自己拍過大尺度的電影。易立競曾在采訪中發問“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尺度啊”, 郝蕾說的是:“對,又怎樣呢?”
作為業內公認的好演員,郝蕾真正獲獎的卻只有金馬獎最佳女配。為了演出話劇《柔軟》,她直接放棄了領獎,原因是自己絕對不能扔下觀眾,對演員來說表演比領獎更重要。
被稱為“無冕之后”的她并不想裝淡泊,當然誰都想要拿獎,但她拿不到也不急。因為她不需要紅,小世界就足夠豐富:出過個人EP,合作辦過攝影展,投入身心療愈事業,辦表演培訓班……
對郝蕾來說,演技是誰也拿不走的,這就是最大的底氣。
無論美不美、紅不紅,大家都知道她是郝蕾。
最特立獨行的郝蕾,最討厭這個詞。
和她的人生角色一樣,郝蕾總是矛盾的復雜的,執著于愛恨之間悄然轉身。
對話許知遠,郝蕾揭開了自己原生家庭的疤痕:3歲前沒有見過父親,跟父母情感剝離,被當成男孩訓練,在打擊式教育中不被認可著長大。
她很羨慕6歲就開始拍戲的張子楓,不是因為早早踏入這個行業,而是因為有媽媽一直在旁邊陪伴,回想起獨自一人帶著行李去拍戲的記憶。
她花了40年修補和父親的關系,卻在他生病時卻發現自己變得一樣冷酷。即便功成名就、邁入中年,郝蕾對親情的渴望化成一個得不到的擁抱,斂起她的脆弱敏感。
這樣的痛苦,交織出一個堅強多情的郝蕾,網住她歷時多年的恨海情天。
郝蕾是天蝎座,她說“可以沒有自己,可以殺掉自己去愛另外一個人”。
2002年,郝蕾和鄧超因《少年天子》結緣,戲里的福臨和廢后結局不好,戲外的她全身心投入了這段感情,做了情侶紋身,照顧對方的生活,在采訪里也要說“我從來沒有那樣地愛一個人”。
《少年天子》劇照
3年后,兩人因電影尺度分手。為了保全自己的愛情,郝蕾曾拒絕邀約,但最后還是接下了那部電影,成全了自己作為演員的事業心。
她曾幾度回應這次分手,從“他是很小心眼的”到“因為一個戲瓦解的本身就不是愛情”,直到最近在《無限超越班》里那句“勇敢地不要他”,郝蕾的回應越來越釋然,卻多少帶些無法抹去的情感紀念。
后來在鄧超和孫儷完婚時,郝蕾留言說:“福臨,幸福,快樂。”
2005年,郝蕾和李光潔因拍攝《密令1949》相識,她再度墜入情網。事業上女強男弱的格局,成就了李光潔的事業騰飛,也彌補了郝蕾的情場失意。
2006年8月8日,兩人秘密領證,想在兩年后的北京奧運會和全國人民一起慶祝幸福。郝蕾選擇的愛情是真正的裸婚,沒有鉆戒和婚禮,只有李光潔手繪的結婚證和愛的承諾。
結婚后,強勢的郝蕾成為“賢妻”,不僅傾注個人資源給丈夫,還盡心盡力扶持對方原本困苦的家庭。
但還沒等到兩人補辦婚禮,李光潔就被拍到深夜與其他女人出游,隨后郝蕾在街邊痛哭的畫面同樣被鏡頭捕捉。曾經在節目上秀過的恩愛和真心,在時間面前付諸東流。
2009年,郝蕾和李光潔宣布離婚,她盡量體面地避開了這件事,在公開信中寫道“感情遇到紅燈,以至于分居,與照片沒有關系”。
命運并沒有眷顧郝蕾走出低谷,反而令之墜入谷底。
因為不服氣“劣幣驅逐良幣”的行業,郝蕾在此后約5年都沒有拍戲,主動給演藝生涯按下了暫停鍵。
2010年,郝蕾斬獲金馬獎女配本該風光無限,但同年因和江蘇衛視《永不瞑目》換角打官司被封殺。社交媒體上,她和某個河南網友的對罵上升到地域群體,更是在輿論上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再加上前夫李光潔正是河南籍藝人,郝蕾當時一身腥風血雨。后來在采訪中,郝蕾公開道歉澄清自己沒有地域偏見:“是因為他(對罵網友)傷害了我的父母,傷害了我的朋友,這個我沒有辦法去忍受。我針對的一定不是一個區域的人,但是我中了圈套,我被人家激怒了。”
風風雨雨,郝蕾的事業和感情一同沉寂下去,等待在命運的低谷觸底反彈。
2012年,郝蕾宣布和圈外素人男友訂婚,次年生下雙胞胎兒子,還是那樣風風火火、轟轟烈烈。
在訪談里,郝蕾透露對方不介意自己拍過的電影,反而十分理解。這次的感情維持了7年,再度離婚時“沒有狗血也沒有所謂的性格不合”,郝蕾選擇獨自撫養兩個兒子。
互聯網上一直流傳著韓紅找郝蕾要孩子的視頻。易立競問韓紅是否想過要孩子,得到的回應是:
“可能在我39歲的時候想過,看到有很多朋友都生小朋友,好玩啊。尤其像郝蕾這樣的人,這臭不要臉生兩個,然后我一直跟她要二寶,她也不給我”“我不會放過郝蕾的,我還會跟她要的”。
被視為缺愛的郝蕾,慢慢擁有了孩子、友情、表演、愛好等新的豐富體驗。她曾把愛情當作生活加倍的全部,但后來說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自我異望的一種滿足。
她開始擁抱生活中的絕大部分,從整體獲得滿足。看不慣行業亂象,郝蕾就自辦表演培訓班,扶持青年導演和新銳影片,在演技綜藝上巡回上課;她在流量時代慢慢隱去自己的生活,不再那么張牙舞爪,反而是一派靜水流深的從容。
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自己,她都慢慢回到真正的生活里去。無論什么天上人間,不管什么恨海情天,郝蕾不做偽人,只做獨一無二的郝蕾。
她在時間里學會如何更愛自己。
部分參考資料:
1、十三邀第五季|《第8集:許知遠對話郝蕾|隔著玻璃門,我試著推了一下》
2、新浪娛樂|《對她來說,紅不紅也不重要?》
3、一條|《中國最被低估的女演員,沒有之一》
4、獨立魚電影|《被低估了20年,它依然是國產劇顏值巔峰》
圖片來源:
公開劇照、網絡、視頻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