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月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車輛的銷售數據公布,比亞迪以231059輛的銷量在國內市場占比飆升至79%,再次印證了“比亞迪智駕銷量強勢領跑”的行業地位。這一成績不僅展現了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的領先優勢,也反映出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技術的認可度正快速提升。
數據支撐:銷量與市場占比雙增長
面對外界種種質疑、誤解甚至同行的惡意抹黑,比亞迪用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回應了一切:技術不是靠吹出來的,而是靠產品和用戶口碑打下來的。短短一個月,比亞迪智駕車型市占率從4月的71%躍升至79%,增長8個百分點,銷量提升近1.8萬輛,展現出不可撼動的市場統治力。
截至5月底,比亞迪智能駕駛車型累計銷量已突破71萬輛 ,每日生成智駕數據超過4400萬公里以上,為算法優化和系統升級提供了強大支撐。正是這份持續積累的技術優勢,讓比亞迪在智能駕駛賽道上越跑越快,越跑越穩。
多品牌協同:覆蓋全價位市場需求
從品牌結構來看,王朝系列與海洋網系列依然是比亞迪智駕布局的主力擔當。王朝系列與海洋網系列合計售出206677輛智駕車 ,占整體銷量近九成,展現出強大的產品力與市場號召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并未將智能駕駛局限在高端車型上,而是通過“智駕平權”戰略,將其廣泛應用于各價位段產品中。即便是起售價不到7萬元的海鷗,也標配了基礎級別的智能駕駛功能,真正實現了“人人可用”的智能出行體驗。
除了主流品牌外,比亞迪旗下的細分市場品牌同樣表現出色:
方程豹品牌5月銷量達10567輛,作為主打硬派越野的品牌,它將智能駕駛與復雜路況結合,開辟出一條全新的市場路徑;
騰勢品牌售出13688輛智駕車,憑借豪華家用定位和成熟的DiPilot系統,在中高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仰望U8雖僅售出127輛,但其搭載的激光雷達+高精感知融合方案,代表了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最高水平,為未來技術下放提供堅實基礎。
多品牌協同作戰,既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也進一步夯實了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
“智駕平權”戰略:技術下沉的關鍵
比亞迪的領先,不僅源于技術積累,更得益于其“智駕平權”戰略——將智能駕駛技術下放至全系車型,甚至包括起售價不到7萬元的海鷗。這一策略打破了行業慣例,以往智能駕駛功能僅出現在中高端車型上,而比亞迪通過規模化應用降低了成本,使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智能駕駛的便利。
這種“金字塔式”的產品布局,讓比亞迪既能通過走量車型(如海鷗、秦PLUS)推動智能駕駛普及,又能通過高端車型(如仰望U8)強化技術品牌形象,實現市場全覆蓋;這種“全民化”策略不僅降低了消費者的使用門檻,也讓比亞迪在規模化競爭中占據了先機。隨著越來越多用戶接觸并習慣智能駕駛,其品牌忠誠度和市場粘性也在不斷提升。
而這一戰略的成功,離不開比亞迪在供應鏈、研發和規模化生產上的優勢。例如,其自主研發的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已廣泛應用于各價位車型,并通過OTA持續升級優化用戶體驗。這種“技術普惠”模式,不僅提升了市場占有率,也加速了整個行業向智能化轉型的步伐。
寫在最后:比亞迪智駕,正在引領一場普及風暴
比亞迪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智能駕駛的快速擴張,核心在于其技術路線清晰、落地能力強,并且具備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
不同于部分車企將智駕功能局限于旗艦車型的做法,比亞迪堅持“全系覆蓋、全價段滲透”,使得更多消費者能夠以更低門檻享受智能化紅利。而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又反過來帶來了海量真實道路數據——日均超4400萬公里的數據采集,為算法訓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燃料,使得其智能駕駛系統不斷進化,安全性與適應性持續提升。
這種“技術+數據+用戶”的良性循環,是比亞迪能夠在智能駕駛領域持續領跑的根本原因。
如今,智能駕駛早已不再是少數高端車型的專屬配置。比亞迪正以實際行動推動其走進千家萬戶,讓每一個普通家庭都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與安全。
面對質疑和攻擊,比亞迪沒有過多解釋,而是用實打實的銷量說話。它的成功,不是靠營銷包裝,而是靠扎實的產品力和用戶體驗。
在未來的智能汽車戰場上,比亞迪將繼續以“技術驅動+規模效應”為核心,不斷拓展智能駕駛的邊界,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階、更普及的方向邁進。
這場屬于全民的智駕時代,已經正式開啟,而比亞迪,就是那個最堅定的領航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