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購同權的時代真的來了,住在保障房與商品房享受的是同樣的公共服務,未來學區房會何去何從?
6月9日,中辦和國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10日,六大部門在國新辦發布會專門做解讀,可見這份文件重要程度很高。民生問題中很大一部分內容跟房地產聯系緊密,大家值得關注。
政策的核心是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從發改部門的解讀來看,既要在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等制度建設上增強公平性、提高均衡性,也要聚焦上好學、看好病,提供“一老一小”普惠服務等多樣化的細分需求。
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認為公共服務、上學、看病等跟住房問題緊密相關。有幾點需要關注:
1、文件提出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逐漸淡化戶籍限制,推動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一線和省會城市)“一城一策”制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實施辦法,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穩步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支持各地統籌資金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引導支持社會力量運營長期租賃住房。
這個政策核心亮點就是要求常住地,無差異的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務,也就是說,不論本地戶口,外來城鎮戶口還是農村戶口無差異的享受由本地提供的均等的公共服務,也意味著租購同權時代真的快來了。
2、無差異的公共服務有哪些?學區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跟學區相關的方面,政策明確提出,未來的教育資源要擴優提質,增加現有優質中小學校、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將義務教育基礎薄弱學校(菜小)納入優質學校集團化辦學或托管幫扶。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覆蓋。也就是說義務教育要高質量的全普及,菜小要么就是納入優質學校的集團化辦學或者是托管給優質學校。意味著人口流入多,密度大的區域,學位緊張的局面會大幅緩解,而人口流出的區域,學校可能會面臨著裁撤、合并的風險,總之差異化大幅縮小,菜小的概念可能會消失。
到了高中階段,跟學區關系已不大,這個方面政策明確提出未來要新建擴建1000所以上優質普通高中,加快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比例,主要依據學生的規模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對于普通家長來講是大利好,一旦政策落實,意味著一個家庭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高中全教育階段都可以在區域內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買一次房子可以享受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優質教育,不需要根據教育的不同階段頻繁換房,增加購房成本。
這次政策還考慮到義務教育之前的托幼教育,要多渠道增加公建的托位供給,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的家庭托育,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延伸發展托育服務,要用10年左右的時間,推動有條件的大城市逐步實現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蓋80%以上的社區。現在公立托育服務較為稀缺,很多民營托育機構價格又偏高,這也是現在很多大城市里,小青年夫妻撫養孩子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
3、這份文章重要性和緊迫性都很高,并帶有時間限定和數量目標,因此,一定會如期兌現。這個過程中,學區房的概念會進一步弱化,因為住房差異帶來的教育的差異會大幅縮小,未來住房更多是地段的差異,配套資源差異大幅縮小。長期來看,對大中核心城市是利好,一方面吸引年輕群體的流入,另一方面資源的加持和提效,對于大量外圍的資產的保值性也是利好。
—關注同策研究院視頻號—
—年報下載—
聲明:本同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內容版權、報告發布等最終解釋權歸同策研究院所有。所述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市場交易和投資建議。未經本公眾號授權,嚴禁在任何平臺(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眾號)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錄音、錄像)傳播本同策研究院公眾號刊發的所有內容。抄襲、盜用及篡改我司發布內容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大家監督舉報。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疑問請聯系郵箱songxuemei@tospur.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