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萬里前程
6月7日,陽光漫過課桌
全國高考的鈴聲如約敲響
千萬學子提筆奔赴夢想的疆場
而在浩蕩的青春隊伍里
有一群特別的考生
正以自己的方式書寫著青春答卷
他們或許戴著人工耳蝸,在普通的考場里凝神作答;或許通過單考單招的方式追逐藝術夢想。他們的筆尖劃過試卷,書寫的不只是答案,更是一段段關于堅持、成長與愛的動人樂章。
在高考剛剛落下帷幕的時刻,我們找到了愛的分貝今年剛剛資助過的孩子——小澤和雨斐,他們都是愛的分貝人工耳蝸體外機升級資助項目的受益者。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關于“高考”的心路歷程。
耳蝸里的星辰大海
兒子小澤一歲多時,冬霞發現他對聲音的反應漸漸變得模糊,輾轉多家醫院后,一紙診斷書像一片陰云籠罩了這個家庭:小澤因耳部發育不良導致聽力嚴重受損,若想回歸“有聲世界”,必須植入人工耳蝸。三歲時,小澤完成了耳蝸植入手術,人工耳蝸成為了他連接聲音世界的橋梁。
然而康復這條路,走得并不輕松。初學說話時,小澤的語調總是不對。“姐姐就天天不厭其煩地糾正他。”冬霞的聲音里,滿是家人共同扶持的溫暖回憶。在一家人的傾力陪伴下,小澤像一棵努力向陽的小樹,一步步適應了普通學校的節奏,最終成長為一名普通高中的文科生。
盡管戴著人工耳蝸,課堂對小澤而言,依然充滿挑戰。老師的口音、同學不經意的低語、翻動書頁的沙沙聲……這些對常人來說的背景音,都可能成為他捕捉聲音的障礙。“每次我都會跟老師說,請講慢一點,再慢一點。”冬霞的話語里,是母親為孩子搭建溝通橋梁的細心與堅持。幸運的是,這份堅持遇到了理解。愛的分貝資助小澤升級了人工耳蝸體外機,讓他聽見了更清晰的世界;學校不僅積極協助辦理聽力篩查證明,更在備考的每個環節,為小澤提供了許多便利,讓關懷落在實處。
談起兒子,冬霞的眼里閃爍著驕傲的光芒:“他平時模擬考,語文能考八九十分,政治也不錯!特別愛看書,最喜歡那些充滿奇遇的冒險故事。”盡管數學和英語仍是需要跨越的短板,但冬霞傳遞給兒子的信念始終如一:“努力了就不后悔,順其自然就好。”
如今,18歲的小澤正在高考考場里書寫著未來的答卷,而考場外,冬霞的心境,已從最初的緊張焦慮,沉淀為一種溫柔的平和。這份平和,是歲月打磨出的堅韌,是聽障家庭特有的智慧——不苛求完美,不沉溺焦慮,只為孩子每一寸微小的進步,真誠地欣喜和驕傲。
舞臺上最絢爛的節拍
四年前,雨斐也經歷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高考”——全國聾人單考單招考試(聾人高考)。6歲時植入人工耳蝸的她,因為康復起步稍晚,選擇了在特殊教育學校完成學業,也因此走上了另一條同樣通往夢想的路徑。
“聾人高考要考語文、數學、外語,還有專業課。”雨斐清晰地回憶著,“我小時候學過舞蹈,所以報名時選了舞蹈專業。”報考前,鄭州師范學院就成了雨斐的目標院校。電視屏幕上,由聽障學生組成的舞蹈藝術團光芒四射,那自信而優美的舞姿,深深烙印在她心里。“我也想站在那樣的舞臺上。”這個愿望,如同種子在她心中悄然萌芽。
如今,作為學校藝術團的一員,雨斐早已在聚光燈下綻放出奪目的光彩。她參演的舞蹈作品,多次登上省級電視臺的舞臺,更在大學生藝術節的激烈角逐中斬獲佳績。當被問及是否遺憾未能經歷普通高考時,雨斐的笑容燦爛而坦然:“沒什么不一樣啊!我們都在不同的賽道上,用盡全力奔向自己的夢想。”這份豁達與堅定,源于她對自我價值的清晰認同。
談及未來,雨斐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她希望成為一名特殊教育老師,用自己走過的路、跳過的舞,去鼓勵、溫暖更多和她一樣的聽障孩子。“高考從來不是終點,”她輕聲而堅定地說,“它只是用另一種方式,為我們開啟人生的無限可能。”就像她在每一次旋轉、每一次跳躍中感受到的那樣,只要心中有夢,腳下有路,一樣能跳出生命中最絢爛、最動人的節拍。
陪伴每一份堅持
從小澤在考場里那份令人動容的專注,到雨斐在舞臺上綻放的自信光芒,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群體在困境中突圍的勇氣與韌性。他們或許聽不清窗外的蟬鳴與喧囂,但對夢想的追逐從未停止;他們通往高考的路,或許比別人多了幾道彎,但每一步的跋涉,每一次的奮筆疾書,都值得被看見、被尊重。
在這條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的道路上,愛的分貝始終如一地陪伴著無數像小澤、雨斐一樣的聽障孩子和家庭。我們深知,高考并非人生的唯一答案,但它無疑是青春最重要的注腳之一。愿這些聽障考生的故事,能讓更多人看見他們的堅韌與光芒,也愿社會能以更包容的姿態,擁抱每一種人生的可能。
此刻,無論你是哪條賽道上的追光者,請相信:只要心中懷揣夢想,腳下堅定前行,那份源自內心的堅持,終將穿透一切阻礙,在人生的長河中,閃耀出獨一無二的光芒。愛的分貝,愿與你同行,靜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