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6月13日,2025年南京市高淳區“慢淳遺韻”非遺季啟動暨2025年高淳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在高陶博物館舉行?,F場氣氛莊重熱烈,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襄盛舉?,F場,來著古柏街道三保村表現亮眼,其申報的“凈行寺魏氏傳統祭祖儀式”與“三保鵬池四鮮制作技藝”成功入選高淳區第六批非遺項目,獲區級授牌。這兩個項目也是古柏街道此次僅有的入選項目,不僅彰顯了三保村非遺保護成果,更為高淳文化寶庫增添了新的光彩。
授牌現場
據了解,三保村始終將村落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與傳承視作鄉村發展的重要使命。多年來,村里深入挖掘散落于村落各處的文化資源,對古老傳說、傳統技藝、民俗活動進行系統梳理與記錄;同時,積極搭建文化傳承平臺,定期開展民俗文化展演、傳統技藝交流活動,鼓勵年輕一代參與其中,讓文化遺產在實踐中得以延續。此外,三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非遺文化納入實踐活動,通過開展“非遺進鄉村”等活動,擴大文化遺產的影響力。正是這種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重視與持續行動,為“凈行寺魏氏傳統祭祖儀式”和“三保鵬池四鮮制作技藝”的成功申報奠定了堅實基礎。
凈行寺魏氏作為高淳重要姓氏家族,其歷史可追溯至南宋時期,家族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將中原文化與高淳本土民俗深度融合。目前,該支魏氏祭祖牽涉以高淳中心的十幾個市縣,計上百個村,近10萬魏氏后代。目前生活在三保村中保、后保、前保等自然村中的2000多名魏氏族人都是凈行寺魏氏后代。作為魏氏家族精神傳承的核心載體,“凈行寺魏氏傳統祭祖儀式”已延續近二十代人,每逢家族重要時刻,儀式都會如期舉行。這種代代相傳的文化傳統,不僅維系著魏氏族人的血脈親情,更成為研究高淳地區家族文化與民俗演變的重要樣本。其傳承過程中,既保留著傳統祭祖儀式的莊重肅穆,又融入了高淳地方特色的民俗元素,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文化符號。
“凈行寺魏氏傳統祭祖儀式”作為當地的一項傳統民俗,歷史源遠流長,承載著凈行寺魏氏家族乃至當地深厚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底蘊。儀式流程嚴謹而規范,從前期的準備工作,如祭品的精心挑選、場地的布置,到正式祭祀時的焚香、叩拜、宣讀祭文等環節,每一處細節都蘊含著家族的傳統價值觀與對先祖的敬畏、追思之情。它不僅是魏氏家族凝聚親情、傳承家風的重要方式,更是當地民俗文化的生動縮影,見證了歲月變遷中家族文化的延續與發展。
凈行寺魏氏傳統祭祖儀式照片
三保村是一個有著900年歷史的古老村莊,依傍石臼湖南岸而建,村民世代以半耕半漁為業。這里河湖縱橫、沃野平疇,獨特的水鄉地貌孕育出“耕讀傳家、漁樵共生”的生活方式,村民們春種秋收、夏捕冬藏,在田園與河湖間書寫著詩意的生活篇章。因受地域因素影響,當地飲食文化也展現出鮮明的獨特性——河湖饋贈的豐饒水產與土地孕育的五谷時蔬相互交融,形成了就地取材、講究本味的飲食傳統。
而“三保鵬池四鮮制作技藝”則是:銀魚氽雞蛋、鍋巴粉蒸鰻魚、野鴨炒腌菜、清蒸湖刀等四道菜品傳統烹飪傳承,是三保村美食文化的杰出代表。鵬池周邊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了豐富多樣的水產食材,“鵬池四鮮”正是選取當地最具特色的“刀魚、銀魚、鰻魚和鴨子”四種食材,經過代代相傳的獨特烹飪技藝制作而成。這四道菜肴不僅在口味上獨具特色,鮮美可口,更是承載著當地百姓的生活智慧與對美食的追求。每一道工序、每一味調料的搭配,都凝聚著廚師們的匠心,是古柏街道飲食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典范。
三保鵬池四鮮技藝傳承人烹飪的傳統四鮮菜肴
據三保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推進“凈行寺魏氏傳統祭祖儀式”與“三保鵬池四鮮制作技藝”申報區級非遺的關鍵進程中,高淳區地方文化研究會成為三保村的重要助力。應三保村誠摯邀請,研究會迅速組建起一支由民俗學、歷史學、飲食文化領域資深會員構成的團隊,深入開展全方位可行性研究。
團隊成員多次走進三保村,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展開調研:他們踏訪魏氏宗祠與鵬池周邊,實地勘察儀式舉辦場地與食材產地;與魏氏祭祖儀式傳承人、“鵬池四鮮”烹飪匠人深入交流,聆聽代代相傳的故事與技藝細節;同時查閱浩繁的家族族譜、地方志等珍貴文獻,考證項目的歷史淵源。通過系統梳理“凈行寺魏氏祭祖儀式”自南宋以來的歷史脈絡、程式化的儀式規程及其承載的倫理文化內涵,細致記錄“鵬池四鮮”從食材捕撈、配比到烹飪的完整技法,以及背后蘊藏的水鄉民俗風情。
經多輪研討與論證,研究會不僅從文化人類學、歷史學等多維度,充分證實兩項傳統文化實踐的獨特價值與存續意義,更憑借深厚的專業積累,針對申報材料的精準性、文化價值提煉等關鍵環節提出建設性建議,為兩個項目成功入選高淳區第六批非遺名錄筑牢了堅實的學術根基。
此次兩個非遺項目成功獲得區級授牌,為古柏街道三保村的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來,三保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非遺項目的挖掘、保護與傳承,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培養傳承人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高淳區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通訊員丨魏宏偉
編審丨大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