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家都是地地道道的鄭州人,平時就愛去嵩山爬爬,嘗嘗燴面,旅游也大多選擇周邊省份。可今年孩子突發奇想:“爸媽,咱們去廣西崇左玩吧!”說實話,我對崇左的了解少得可憐,只知道那里有德天瀑布。
直到兒子告訴我,在崇左有一座我國最大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烈士陵園,也是最悲壯的烈士陵園,對越戰爭一個月犧牲了2000多名烈士,他們的平均年齡21歲,最小的年齡16歲,我想去看看。
我眼睛有些濕潤,于是趁著假期,我們踏上了前往崇左的旅程。
一到崇左,我就被這座城市的獨特風貌驚到了。這里沒有鄭州的喧囂與繁華,卻有著別樣的寧靜與秀美。城市中既有現代化的建筑,又有充滿民族特色的村落。尤其是靠近邊境的地方,那種異域風情與本土文化的交融,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奇妙的世界。
頭兩天我們去了德天瀑布。還沒靠近,就聽到了震耳欲聾的水聲。遠遠望去,瀑布就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山間傾瀉而下,水花飛濺,氣勢磅礴。走近一看,瀑布水流湍急,沖擊著巖石,濺起層層水霧,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了一道道美麗的彩虹。
我和孩子興奮地在瀑布前拍照留念,感受著大自然的雄渾力量。而孩子則對瀑布下的淺灘充滿了好奇,在那里玩水、撿石頭,玩得不亦樂乎。
接著我們去了明仕田園。這里就像一個世外桃源,青山環繞,綠水長流,田野里一片翠綠,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農舍。我們租了一輛自行車,沿著鄉間小道騎行,微風拂面,花香撲鼻。途中還遇到了一些當地的壯族村民,他們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臉上洋溢著淳樸的笑容。孩子還跟著一位壯族小姐姐學了幾句壯語,興奮得不得了。
后幾天我們去了更遠的地方。靖西的鵝泉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清澈的泉水從地下涌出,匯聚成一片碧綠的池塘,周圍是郁郁蔥蔥的山林和古樸的村落。泉水中倒映著藍天白云和周圍的景色,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我們沿著泉邊漫步,欣賞著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心中充滿了寧靜與愜意。
還有憑祥的友誼關,那古老的城墻、威嚴的城樓,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站在關前,我仿佛能看到當年金戈鐵馬、烽火連天的場景,感受到先輩們保家衛國的堅定決心。
最后去了龍州烈士陵園,這座依山而建的陵園安葬著千余名對越自衛反擊戰烈士,花崗巖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在亞熱帶的陽光下灼灼生輝。
我們遇到來自湖南的尋親者,他蹲在某個墓碑前輕聲說:"哥,家里樓房蓋好了..."正在擦拭墓碑的管理員告訴我們:"很多烈士犧牲時不到20歲。"小女兒指著墓碑問:"為什么這些叔叔睡在這里?"愛人紅著眼眶回答:"因為他們把明天留給了我們。"
陵園出口處的留言簿上,有人寫道:"你們守衛的邊疆,如今游客如織。"這或許就是崇左最獨特的旅行教育——在山水之美外,還有用生命鑄就的精神海拔。
說到吃,崇左的美食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崇左的酸粥別具一格,那獨特的酸味讓人回味無窮,搭配上新鮮的魚肉或者雞肉,味道更是鮮美。
還有五色糯米飯,色彩斑斕,不僅好看,而且口感軟糯,香甜可口。烤豬眼也是當地的一道特色美食,雖然聽起來有些嚇人,但嘗過之后才發現,那口感外焦里嫩,別有一番風味。
不過,我也發現崇左的美食和鄭州的美食有很大的不同,鄭州的美食更注重面食和燉菜,口味偏重,而崇左的美食則以酸辣和清淡為主,更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
在崇左待了整整五天,臨走前夜我們在左江邊散步,看著江面上倒映的燈光和月色,我忽然冒出三個怎么也想不通的疑問:
第一,崇左擁有如此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民族文化,為什么在全國的旅游熱度還不如一些熱門旅游城市高呢?
第二,德天瀑布這樣壯觀的自然景觀,為什么在開發和保護之間沒有找到更好的平衡點呢?比如在旅游旺季,游客過多會不會對瀑布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第三,崇左與越南接壤,有著獨特的邊境文化,為什么沒有充分利用這種優勢,打造出更具特色的邊境旅游項目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