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發布了 6 條人才觀,可以說每一條都直指大廠的痛點,或者說就是目前很多公司存在的問題。
你們可以先看下這 6 條具體內容:
1、和優秀的人,做有挑戰的事;
2、用人看本質,看潛力不看資歷;
3、敢招比自己強的人;
4、為最優秀的人提供最好的回報;
5、激勵拉開區分度,不吃大鍋飯;
6、以能定級、以級定薪、以績定獎;
有一說一,以上 6 條有哪家公司能真正做到?
愿景是好的,但是落地過程中會因為各種限制和阻礙產生動作變形,愿景難敵現實。
基于以上 6 條,我覺得其中的第 2、3、4、6 點在執行過程中最容易跑偏,接下來我們分別聊聊。
在常規招聘模式下,看背景、看資歷、看經驗、看匹配度,唯獨潛力這一項被當做一種很難顯性化評估的加分項。
這么說吧,那些沒有大廠履歷和項目光環的人,即便他們想去大廠,但是在簡歷這一關他們都過不了。
我就認識一些非常優秀的產品經理,就是因為個人機遇、選擇、不可控因素導致履歷并不光鮮,導致后期發展受限。
那么,什么叫用人看本質呢?
對此,字節給出了對于候選人特質的評估維度,同時你們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否符合。
就說一點吧,這些特質在簡歷和面試中如何量化?
通常,就是因為難以量化,更多是候選人的主觀表達,所以這些特質往往被背景、資歷、經驗搶占了優先級。
而且,一般都是在硬性可量化能力得到評估和認可后,才會對這種不可量化的加分項進行試探性的考察,比如一些開放性問答。
都知道不拘一格降人才,這句話本身沒毛病,但真正難的是如何定義「不拘一格」。
你們可以環顧一下自己所在公司的團隊,尤其是你們領導在招新人時,會不會重點考慮那些比自己強的人?
老板或許會這么考慮,但下屬的各個層級領導未必,因為他們有求生欲,不會為了老板的利益和組織的未來去犧牲個人安全感。
這么一來,一個團隊的能力上限往往就是當值的領導。
因此,這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首先,什么叫最優秀的人?
能力強、潛力大、有貢獻,這些是我們對優秀人才的常規定義。然而,真正上位的所謂「優秀」的人還有一種能力,向上管理。
說得好聽點,叫合理控制領導預期并交付關鍵價值。
說得直白點,會來事兒、會看事兒、會拍馬屁、會站隊,這些都是讓一個普通打工人成為別人眼中優秀的人的前提。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優秀者都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在絕大多數組織里,這種情況一定存在。
而那些真正埋頭干活的,努力工作的,沒有花花心思的人,往往不是組織里獲得最好回報的人。
不過字節的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優秀的人一旦被定義,就該獲得最好的回報。這一點,從薪資、職級、長期發展上可以得到很好體現。
這個標準,其實和上面提到的有點類似。
定級、定薪、定獎,有時候并不是一場客觀公開的評選,而是一場利益交換和內部分贓。
之前我就見過不止一次這樣的案例。
比如一個部門有晉升名額限制,領導會優先考慮那些老資歷的人,即便新人在客觀表現上更好,領導為了維穩也會把名額先給老資歷,然后跟新人說下次輪到他。
這種大鍋飯式的平均主義,其實害了不少人。
我還是很高興看到字節能推出這種人才觀,說明人家內部重視,并且有心力去改變一些不合理。
既然拿到臺面上來了,那就在聚光燈下獲得監督。
某種程度上說,這既是一次實驗,也是一次公開展示。如果字節能把對人才的認定落到實處,對其他互聯網公司也是一種示范效應。
從大環境來說,或許也有改觀的機會。
不過就目前來看,所有大廠沒一個能完全真正做到。
路還很長,且行且看!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唐韌同學,生日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