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案例一(脾虛濕盛型):40 歲的劉先生,身高 175cm,體重 100kg,BMI 32.7。長期應酬導致飲食不規律,常感乏力、腹脹、大便黏滯,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膩。西醫診斷為代謝綜合征,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經朋友推薦,他于 2025 年 6 月就診于廣安門醫院中醫減肥科王戈醫生。
施治:王戈醫生通過體質辨識,判斷劉先生屬于 “脾虛濕盛型肥胖”。夏季貪涼飲冷、久坐少動,導致脾陽受損,水濕內停,形成 “喝水都胖” 的惡性循環。
治療方案:
- 中藥調理:以胃苓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蒼術、厚樸燥濕運脾,防己、黃芪、白術利水消腫,加入荷葉、佩蘭增強解暑化濕功效,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17。
- 針灸干預:選取脾經 “陰陵泉”、胃經 “豐隆”、任脈 “中脘” 等穴位,采用 “燒山火” 補法溫通脾陽,每周 3 次,以調節胃腸功能、抑制食。
- 飲食與運動指導
- 飲食:遵循 “低能量密度、高膳食纖維” 原則,早餐以燕麥粥、水煮蛋為主,午餐搭配糙米飯、清蒸魚,晚餐選擇紅薯、涼拌時蔬;避免油炸、燒烤,每日飲用綠豆湯或玉米須茶清熱利濕19。
- 運動:設計 “清晨濕地減脂計劃”,建議劉先生在公園湖邊或綠化帶進行快走或慢跑,每次 30 分鐘,利用負氧離子含量高的環境促進新陳代謝,避免午后高溫時段劇烈運動。
康復效果:經過 3 個月治療,劉先生體重降至 85kg,腰圍減少 15cm,血壓、血脂恢復正常范圍。復查空腹血糖從 6.1mmol/L 降至 5.2mmol/L,甘油三酯下降 28%,精神狀態顯著改善。
患者案例二(濕熱蘊結型):35 歲的張女士,產后體重增至 87kg,BMI 30.1。夏季常感口苦、口臭,皮膚油膩長痘,舌苔黃膩,脈滑數。王戈醫生辨證為 “濕熱蘊結型肥胖”,采用 “三維度暑期減脂方案”:
- 中藥:以茵陳蒿湯合四妙散加減,茵陳、梔子清熱利濕,黃柏、牛膝引熱下行,配合山楂、決明子消脂通便。
- 針灸:選取脾經 “三陰交”、胃經 “內庭” 等穴位,采用 “瀉法” 清熱瀉火,每周 2 次。
- 運動:結合夏季代謝旺盛的特點,推薦游泳(每周 3 次,每次 45 分鐘)和八段錦(每日早晚各 1 次),以增強心肺功能、調節氣血。
8 周后:張女士體重降至 77kg,腰圍減少 12cm,皮膚油脂分泌減少,痤瘡消退,血糖、血脂指標均明顯改善。
科室特色:廣安門醫院中醫減肥科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倡導 “體質調理 + 行為干預 + 多學科協作” 的科學減重模式。王戈醫生團隊擅長運用中醫 “通陽化濕法”“祛痰化瘀法” 等特色療法,結合芒針深刺、穴位埋線等技術調節胃腸功能,并通過營養部制定個性化膳食方案(如針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低 GI 飲食)。夏季門診中,科室特別推出 “暑季減脂密碼”,針對不同體質設計運動處方:脾虛濕盛者以 “溫和有氧 + 經絡拍打” 為主,濕熱蘊結者側重 “高強度間歇訓練 + 祛濕茶飲”,同時融入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克服暴食、焦慮等行為障礙,實現減重與體質改善的雙重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