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頎性格開朗,風趣幽默,且多才多藝,文學、音樂、書畫多有涉足,且深陷其中。也因此滋養深厚,根深葉茂,而后才有他書法藝術的厚積薄發,碩果累累。
出生于書香門第的葛頎,祖父葛琳(竹君)為江南書畫名宿,從小受父親和祖父的家淵影響和教導,琴棋書畫,耳濡目染,尤于書畫藝術更為癡迷,樂學其中,勤耕不息。和幾乎所有的學書者一樣,早年最初學的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然后是顏柳、張旭等歷代名家、碑帖。學碑強骨,習帖養氣,所以,葛頎的書法童子功夫相當扎實,且謙虛好學。后又于1988年就讀于貴州省藝術??茖W校,又于北京中國畫院書畫高研班結業,說起來葛頎的書法還是科班出身。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后,葛頎又逰學于全國各地書畫名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某種意義上,其書法藝術的成長之路陽光很充沛雨露很滋潤養分很充足。
所以,葛頎的書藝出道也很早,1987年起,就屢屢在國際、全國專業書畫大賽、大展中斬獲各類獎項。風來留聲,雁過留痕。不僅各類各級報刊雜志時不時地有他的書法作品刊登甚至整版介紹,以及電視專欄專題的題字,還題寫了很多蘇州鬧市繁華路段的廠牌、學校、橋名。?中國書法最受儒家文化影響,強調傳統和規范性,書法家也更多注重內斂和修為。有過了芳華的榮譽,往后的日子常常趨于平和,歲月靜好。盡管差不多40來年的時間里,他一直不遺余力,默默無聞埋首在中小學和各類培訓機構輔導、培育了數以千計的書法老師和學生,桃李滿天下;但避世鄉野,塵世兩忘,傳綮在佛典與草木之中尋覓內心的平靜的生活日久,在一個傳媒過于發展資訊過于喧鬧的時代以至于很多人誤以為德藝雙馨淡泊名利的葛頎已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了。其實也才不過60來歲,剛剛邁入稍稍可以倚老賣老的年齡。
葛頎治藝勤奮又兼通音律,拉得一手好小提琴、二胡,還會吉他彈奏,80年代曾隨蘇州專業的歌舞劇團各地演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多種藝術形式融會貫通,造就了他今天的藝術才華,其書法呈現了蒼勁有力、古樸雄健的藝術風格,尤以其獨樹一幟的行草立軸享譽藝壇。他的行草,碑帖相融,并自然地將魏晉筆意融入草法,筆力遒勁,枯潤適宜,重大氣,尚天真,左右映帶上下顧盼躍然紙上,字里行間洋溢這滿滿的書卷氣和金石氣,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把控整體的筆勢韻律是一幅佳作的生命力和作者的精神所在。”
書畫同源,相得益彰。和書法幾乎同步的還有葛頎的繪畫,先是祖父——江南名宿葛竹君影響下的基礎訓練,然后是對《芥子園畫譜》的愛不擇手。功底扎實,兼容并蓄。他用魏晉書法筆意融入于畫法之中,博采眾長,兼工帶寫。其畫作講究骨架的支撐、線條的靈動,無論大小冊幅都洋溢著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張力,既有傳統的技法,又融入現代創意。 他把家鄉秀美山水給予他生命無盡的滋養化為幾十年如一日的藝術追求,自由遨翔潛心書畫研究五十余載,樂此不疲。(倪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