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香港皇后大道的十字路口,眼前的畫面像極了電影里的平行時空:左邊是掛著繁體字香港老式招牌茶餐廳,老板正用粵語招呼熟客;右邊是排著長隊,新入駐的內地網紅奶茶店,店員用普通話推薦店內的招牌。看向收銀臺,橙色的八達通收款機和支付寶的掃碼立牌并肩而立,街上的叮叮車與掛著粵港雙牌的貨柜車擦身而過。這就是今天的香港——既保留著老港味,又和內地生活緊緊“綁”在了一起。
數據印證了這種肉眼可見的融合:最新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香港8191萬人次北上,按年大增5成多;若按平均每人每次開支680元(港幣,下同)計算,料去年港人北上消費總額近557億元。當深圳大熱的奶茶店開進尖沙咀,香港的燒臘師傅在廣東省遍布開分店,兩地的界限正變得像維港的海水一樣,你中有我,難分彼此。
錢包里的“灣區通”
其實要說到感受兩地的融合,首先可以看看香港人的錢包。多年前,港人北上還得揣著現金換人民幣,如今打開手機,AlipayHK為香港超過420萬活躍用戶提供服務,商戶覆蓋率超過90%,連街市賣菜的阿婆都會指著二維碼說:“掃這里,港幣人民幣都能收!”同樣,微信支付香港錢包,用戶數突破400萬,每4個港人就有1個綁定內地銀行卡,周末去深圳吃頓火鍋,手機一刷就能買單。
這一種種支付方式的背后,其實是金融系統的深度咬合。截至2025年2月末,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為10,352.6億元,環比增加4.9%,同比增加7.4%;跨境貿易結算有關的人民幣匯款總額為10,641.2億元。逐漸的,就連街角的找換店都轉型做起了“跨境理財”。
一小時生活圈改寫人生劇本
目前大灣區內已建成縱橫交錯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快速交通網絡超過4500公里。從香港出發,1小時內可抵達地區的各類生活娛樂設施齊全,可選擇的就業亦更多元化,此優勢若能充分發揮出來,將能彌補本港土地供應不足和人力資源匱乏的短板。對無力置業的部分港人,可選擇在灣區內購置條件較好且價格較低的居所。
早晨7點的西九龍高鐵站,拖著行李箱的上班族正刷證進站。25分鐘到深圳福田,48分鐘直達廣州南,這條“灣區大動脈”讓很多雙城工作成為日常。香港會計師李小姐的日程表很典型:周一在深圳科技園開會,周三到廣州見客戶,周五回中環交報告。“以前覺得跨境工作麻煩,現在高鐵比港島坐地鐵還快。”像她這樣的“高鐵通勤族”,2023年已超過50萬人。
這種便利甚至改寫了人生選擇。在香港大學讀IT的90后阿強,畢業后沒去中環當“金融民工”,反而加入深圳前海的機器人公司:“香港租房1萬(港幣)只能住劏房,深圳5000塊能租兩室一廳,省下的錢夠每周回港喝早茶。”數據顯示,15%的香港青年選擇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平均薪資比留港同齡人高出18%。
味覺絲路上的新茶餐廳文化
中環街的霓虹燈牌下,“重慶小面”的招牌與“絲襪奶茶”的字樣在夜色中交織。近年來,我們切身的感受到全港新增餐飲店鋪中,內地風味餐廳占比逐漸增多,而同期港式茶餐廳在內地迅速擴張。這種雙向奔赴在很多香港的大商場中都達到戲劇性平衡:在灣仔合眾中心三樓的日料店與四樓的烤鴨店都共享同一條客流,食客們用八達通APP掃碼支付壽司,轉身又用微信下單一只烤鴨。
供應鏈的革新讓這種交融突破物理邊界。每日經口岸輸港的3000噸食材中,山東壽光的櫻桃西紅柿與云南的松茸,正通過華潤五豐的智慧冷鏈系統,12小時內出現在香港街市的貨攤。而香港李錦記在江門建立的全球最大醬油生產基地,每小時生產的5000瓶財神蠔油,其中40%經港貨碼頭發往東南亞。這種“你中有我”的產業協作,讓深圳盒馬鮮生的港式盆菜套餐與香港city'super的內地預制菜專區,共享同一條數字化供應鏈。
當雙城記變成家常便飯
傍晚的元朗街頭,剛從珠海養老院回來的陳嬸,用手機給孫子看視頻:“珠海房間比香港大兩倍,每月才4000塊,護士還會講粵語!”這樣的“跨境養老族”已有8.7萬人,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發布的通常留港在廣東省的香港居民數字,2024年內在廣東省累計逗留一半時間,又或者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人數約有53.72萬人,當中五分之一,即是近10.99萬人,為65歲或以上人士,由此可見銀發市場有龐大潛力的發展。
這就是當下最真實的雙城故事:香港阿婆會用拼多多買湖南臘肉,深圳白領追著TVB新劇學粵語,港珠澳大橋上飛馳的貨柜車,載著Made in Hong Kong的標簽和東莞制造的零件。
或許用不了多久,“跨境”這個詞會從生活里消失——當早上在深圳開會、中午到香港簽單、晚上回珠海吃飯變得像下樓買菜一樣平常,誰還會刻意區分這是香港還是內地?就像皇后大道那家新開的茶餐廳,菜單上既有港式奶茶,也賣麻辣燙,買單時老板總會笑著問:“用支付寶還是八達通?”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作者:蘆夢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