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寶寶不能留嗎?我們好不容易才有的孩子,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易女士(化名)幾度哽咽,希望能夠有辦法保住他們的寶寶。
“為了您自己的安全,還是建議住院終止妊娠。”
只能無奈向易女士解釋道。
1、心酸!懷孕不易,“寶寶”在子宮前壁肌層安家
3月底,易女士因為月經推遲了一周,到易孕檢查,尿妊娠試驗陽性,進一步超聲檢查,結果提示宮腔內、輸卵管、卵巢都沒看到孕囊,仔細查看,在子宮右前壁肌層發現有囊實性包塊,囊內見胚芽、心管搏動,考慮罕見的異位妊娠,且破裂大出血的風險很高,醫院建議立即到上級醫院就診。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隨后易女士就診。在進一步復查三維彩超后,結果仍提示:子宮前壁肌壁間妊娠,相當孕7周多。
前壁中段肌層見一孕囊,大小約23mm×15mm×18mm,孕囊壁欠光滑,囊內見一胚芽長約9mm,可見心管搏動,前壁肌層最薄處約5mm。
通過追問病史,易女士曾有過多次流產及最近一次大月份引產后鉗刮病史。結合病史及超聲情況,建議此次妊娠是子宮肌壁間妊娠,屬于罕見的異位妊娠,因為前壁肌層菲薄,如果子宮破裂,那么風險可想而知。因此,我們建議易女士立即住院并終止妊娠。
2、罕見!三萬分之一,極易導致子宮破裂大出血
子宮肌壁間妊娠在臨床上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異位妊娠,發生率約1/30000,約占異位妊娠的1%。
是指妊娠組織位于子宮肌層內,四周被肌層組織包圍,與子宮腔及輸卵管不相通。隨著胚胎的生長發育,胎兒絨毛會植入子宮肌層。
這部位的肌層薄弱,缺乏收縮能力,絨毛會進一步侵蝕子宮肌層的血管,極易導致子宮破裂。
子宮肌壁間妊娠發生主要原因來自宮腔操作史,一些女性有反復宮腔操作史、子宮穿孔史或有剖宮產史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子宮內膜損傷,妊娠物(包括胚胎及蛻膜)可沿著損傷的通道異位妊娠至子宮肌壁。
而近年來隨著子宮肌瘤發病率的升高,一些做過子宮肌瘤剔除的患者,如果手術中肌瘤穿透宮腔,會有術后子宮肌壁間妊娠的可能。另外,子宮肌壁間妊娠發生還與子宮內膜異位癥、體外授精-胚胎移植有關。易女士有多次宮腔操作史,是子宮肌壁間妊娠的高危人群。
3、警惕!一經發現,需立即住院終止妊娠
子宮肌壁間妊娠的早期診斷非常關鍵,如能做到早診斷、早處理,不僅可以預防大出血,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子宮切除。因為隨著孕囊繼續侵入其周圍的肌壁組織,最終會導致子宮破裂,使患者喪失生育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易女士住院后做了全面的檢查,并詳細交代了子宮肌壁間妊娠的風險,順利為其實施了腹腔鏡下肌壁間妊娠清除術+子宮修補術+宮腔鏡檢查術,手術中發現妊娠胚胎明顯突出子宮肌層,在子宮肌層中僅剩漿膜層,隨時可能破裂出血。
子宮肌壁間妊娠一旦確診,需要立即處理。其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有無生育要求、醫院的診療水平等因素共同決定。
子宮肌壁間妊娠的治療藥物包括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及中藥等,可分為全身藥物治療和局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雖然無創,但治療過程緩慢,且對于激素水平高的患者,藥物治療過程中破裂、大出血的風險高。
而手術治療可完整切除妊娠物并行子宮疤痕修補,有利于病灶清除及減少術后妊娠子宮破裂風險。
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及微創手術的發展,較多患者通過微創手術得到治愈。微創手術相對于傳統的開腹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康復快、療效確切等優點。
4、危險!這樣操作易導致子宮肌壁間妊娠
反復多次的宮腔操作史,尤其是不當的宮腔操作,容易導致子宮肌壁間妊娠。
因此,建議暫無生育計劃的育齡夫婦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如果意外懷孕,要選擇到正規有資質的醫院進行人工流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