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利,譜名:李曰利, 男,漢族 ,農歷1965年11月25日出生于山東省五蓮縣街頭鎮鎮頭村。現居住 吉林省敦化市 ,山東五蓮人,大學本科學歷 ,1985年7月參加工作 ,曾任吉林省敦化市紅石鄉青溝子小學教師、班主任、教導主任、校長。曾任吉林省敦化市紅石鄉中心小學教導主任等職。現任吉林省敦化市紅石鄉學校高級教師 ,曾獲得過敦化市考核優秀、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等。酷愛 書法 ,吉林省敦化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作品曾多次在國家、省、州、市獲獎、入展、入選。
人生格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楷法正宗,筆底乾坤 —— 論李月利先生的書法藝術
于書法藝術的璀璨星河中,李月利先生宛如高懸中天的朗月,熠熠生輝。他秉持 “諸書皆成,楷書為底” 的信念,在書法修養之路上篤定前行,踏出一條傳統正宗之道,以經年累月的沉淀,淬煉成書法家的真功力與真品質。僅將楷書作品徐徐展開,其超凡脫俗的氣韻便撲面而來,令人一眼便知,眼前這位便是當之無愧的書界泰斗,其書法造詣已臻化境。
李月利先生研習楷書,對法度的追尋仿若虔誠的朝圣者。他以歐陽詢楷書為根基,深入探究其險峻勁峭的筆法,如同在陡峭山壁間探尋秘寶,不放過一絲精妙;同時廣泛涉獵顏真卿的豐腴雄渾、柳公權的骨力勁健、趙孟頫的圓潤秀麗,更遠溯鐘繇小楷,采擷其端正秀美的神韻。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先生絕非機械模仿,而是將諸家精髓融會貫通,如同巧匠糅合五色神土,最終塑造出獨具一格的楷書之美。
李月利先生的楷書,既承載著千年書法文化的古韻,散發著高古的氣息,仿若穿越時空而來的老者,訴說著往昔的輝煌;又融入創新的靈思,展現出別開生面的藝術風貌,傳承與創新在他的筆下交織成絢麗的畫卷,成為楷書領域難以逾越的豐碑。先生深諳大家以楷書立根基之道,在嚴謹法度的框架內,巧妙融入書圣精神的自由灑脫,使作品既有規有矩,又靈動飛揚。
李月利先生的楷書,端莊大氣,盡顯君子之風。筆畫規整嚴謹,宛如君子恪守禮儀,每一筆都合乎法度;橫平豎直似天地經緯,奠定穩重基調;撇捺舒展如鯤鵬展翅,盡顯灑脫豪邁;點如墜石,力透紙背;鉤似金戈,鋒芒畢露。線條剛柔并濟,既有鋼鐵般的堅毅,又不失絲綢般的細膩,給人以堅實可靠之感。字體結構勻稱協調,左右呼應,上下平穩,猶如精巧的建筑,穩固而美觀。這種端莊之美,不僅在于外在形態,更傳遞出先生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和對書法藝術的無限虔誠。
李月利先生魏碑書法的首要特點,在于對魏碑經典筆法的精準把握與傳承。魏碑以方筆為主,棱角分明,筆畫剛勁有力,盡顯陽剛之美。在他的作品中,起筆果斷如刀劈斧削,行筆沉穩扎實,收筆干凈利落,每一個筆畫都充滿力量感。無論是橫畫的舒展、豎畫的挺拔,還是撇捺的飄逸,都嚴格遵循魏碑的筆法規范,同時又融入個人的理解與感悟,使線條富有變化與韻律。例如,他書寫的 “永” 字,點如墜石,橫似千里陣云,豎若萬歲枯藤,撇捺如利劍出鞘,將魏碑的筆法之妙展現得生動形象。這種對傳統筆法的堅守,使他的書法作品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純正的魏碑韻味。
除了筆法,李月利先生在魏碑書法的結構布局上也獨具匠心。魏碑字體結構多變,或險峻奇絕,或端莊穩重,充滿了藝術的張力。他巧妙地運用魏碑結構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書寫內容和情感表達,調整字體的疏密、大小、欹正關系。在一些作品中,他將筆畫進行夸張變形,使字體呈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既保留了魏碑的古樸風貌,又增添了現代的藝術氣息。同時,他注重整體布局的和諧統一,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相互呼應,疏密得當,形成了一種節奏感和韻律美。整幅作品猶如一幅精心構思的畫卷,讓人在欣賞中感受到書法藝術的魅力。
李月利先生的書法作品,以規整用筆詮釋楷書法度,以和諧布局營造審美氛圍,以情感傳遞引發心靈共鳴,在傳承與創新中展現獨特藝術魅力。它是書法藝術長河中的一朵浪花,雖微小卻閃耀著屬于自己的光芒,讓我們看到楷書藝術在當代的生命力與可能性,也激勵著更多書法愛好者在傳承經典的道路上,書寫屬于自己的墨韻華章,讓千年楷韻,在新時代繼續流芳溢彩。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