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域經濟的競爭,本質上仍是各大城市群、都市圈的競爭,作為國民經濟的最小單元,身處強力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內的鎮域,顯然更有可能獲得助力產業經濟發展的各種要素保障,發展機遇也更多一些,容易吃到溢出的產業,容易形成自身的主導產業。
蘇粵浙合計312鎮上榜,南北差距拉大
從目前的全國鎮域經濟500強的分布來看,來自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的鎮域占據了大部分份額,僅入選鎮域最多的江蘇、廣東、浙江三省,就以合計312個鎮域拿下了高達62.4%的份額,加上安徽有24個鎮域上榜,兩大地區的4省占比接近7成。
東南沿海的經濟大省福建有38個鎮域上榜,西南地區的產業大省四川有14個鎮域上榜,華南地區的廣西有7個鎮域上榜,再加上中部地區的湖北有13鎮域上榜,江西有9個鎮域上榜,湖南亦有鎮域入選,以及貴州的茅臺鎮。
留給北方地區的份額已經不足一百個,從總體數量上來看,南北差距再次擴大。
鎮域經濟百強里,僅有排名第29的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鎮、排名第40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鎮、排名第54的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排名第71的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錦界鎮、排名第87的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泊里鎮、排名第97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金山鎮、排名第99的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寥寥7個鎮域來自北方地區。
山東是入選鎮域經濟500強最多的北方省份,有33個鎮域上榜。陜西有10個鎮域上榜,其中8個都來自榆林市。
江蘇數量超廣東,十強數量廣東更顯強勢
江蘇和廣東均有超過100個鎮域入選鎮域經濟500強,江蘇超出廣東20余個,但在鎮域經濟前十強里,廣東以4個佛山鎮域、3個東莞鎮域強力拿下第2-4名、第6-9名,另有6個鎮域位居前20之列。江蘇以最強地級市蘇州的玉山鎮、楊舍鎮拿下第1名和第5名,合計有35個鎮域進入百強。全國第10經濟強鎮,是貴州的茅臺鎮。
東莞可能是全國少有的轄區內全部建制鎮入選鎮域經濟500強,且均排名均在200以內的城市。
不過全國的GDP千億鎮,只有佛山的獅山鎮、北滘鎮;東莞的長安鎮;蘇州的玉山鎮、楊舍鎮;遵義的茅臺鎮,寥寥6個;GDP超過500億元的鎮域也只有10余個,仍以廣東和江蘇較多。另有無錫的官林鎮、溫州的柳市鎮等工業強鎮規上工業產值達數百億元、千億元。北方的陜西、內蒙古多個上榜鎮域則以能源產業聞名。
經濟強鎮無不擁有極具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比如東莞長安鎮的電子信息產業強勁,擁有OV兩大智能手機品牌;經濟強鎮的地理區位也是關鍵要素,多個經濟強鎮位于其所屬城市的核心城區。
從常住人口的角度來看,擁有優質主導產業的鎮域也是人口大鎮,廣東和江蘇都有十余個鎮域常住人口超過30萬人,個別經濟強鎮常住人口超過50萬人,是所屬城市“搶人大戰”的關鍵拼圖。
為更好實現區域融合發展,集中資源培養一批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可能已經被各地納入了下一步規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