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山東淄博訊www.cnatv.com.cn(記者 張兆偉 通訊員 韓碩)山東沂源縣南魯山鎮“富鍶泉鄉?端午艾韻”艾草康養文化節于近日在流水國防體育公園圓滿收官。活動亮點之一的“魯山艾草王爭霸賽”尤為吸睛,來自全鎮12家參賽單位同臺競技,絲窩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選送的艾草憑借株長挺拔、含絨量高的優勢摘得“艾草王”桂冠,山東艾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榮獲一等獎,淄博向榮園林有限公司榮獲二等獎,流水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沂源縣竹之源家庭農場榮獲三等獎。這場集艾草評比、產業展示、惠民服務與研學體驗于一體的艾草康養文化節,前后吸引游客近2000余人,南魯山鎮在傳承傳統民俗的同時,更是掀開了艾草產業蓬勃發展的新篇章。
富鍶沃土育艾苗,產業根基穩筑牢
南魯山鎮地處“山東屋脊”沂源,這里富含鍶元素的土壤與清冽水源,孕育出葉片肥厚、藥用價值極高的“魯山野生艾”。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資源稟賦,將艾草種植作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通過黨建引領,推動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企業與農戶協同發展,建成2000畝富鍶艾草種植基地。從田間地頭的精心培育到“艾草王爭霸賽”的品質比拼,一棵棵艾草不僅成為農戶眼中的“致富草”,更成為展示當地生態優勢的“金名片”。
在種植模式上,南魯山鎮探索出“黨建共同體+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路徑。流水鍶鄉、三岔故里、金色大坡三個黨建共同體牽頭成立山東艾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統一提供種苗、技術指導與收購服務,解決農戶后顧之憂。如今,全鎮艾草種植戶達300余戶,畝產可達3000斤,畝均純收入2000元,形成“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品牌化運營”的產業格局,讓“小草藥”在富鍶沃土上扎根生長,為鄉村產業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三產融合拓鏈條,共富車間煥新顏
如果說種植是產業的“根”,那么加工則是產業的“魂”。南魯山鎮深諳此道,投資建設占地16畝的艾草產業園區,配套艾草加工車間、產業研究中心與康養體驗中心,引進提絨生產線、自動卷條機、足浴包機等先進設備,年加工艾草能力達1500余噸,年產值突破1000萬元。艾條、艾柱、艾草精油、足浴包等50余種產品遠銷全國,其中“魯山野生艾”系列產品在中國艾博會上斬獲“艾產業產品創新獎”與“推薦品牌獎”,品牌知名度與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在產業延伸過程中,“共富車間”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重要載體。唐家六村等10余個艾草加工共富站點里,機器轟鳴與歡聲笑語交織,30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村民崔傳菊感慨道:“以前閑坐拉呱,現在在家門口上班,一天能掙100來塊,農活、家務兩不誤!”據統計,全鎮艾草產業已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帶動村民年增收200余萬元,村集體通過合作社分紅年均增收10萬元以上,真正實現興一業、富一方。
艾香氤氳傳文化,研學體驗促振興
當千年艾草文化邂逅現代康養理念,南魯山鎮以“艾”為媒,打造“文旅+康養+研學”融合發展新場景。“艾火傳古法,灸暖長者心”中醫理療、國防軍事教育體驗項目、艾草研學游等多元活動,將艾草產業與民生服務、國防教育深度融合。每逢周末,來自周邊的研學團隊絡繹不絕,孩子們在田間認識艾草、在車間了解加工流程、在課堂學習中醫知識,形成“從田間到舌尖,從工藝到文化”的全鏈條體驗,成為親子游、康養游的熱門目的地。
從端午時節的艾草飄香到四季常新的產業畫卷,南魯山鎮正以艾草為紐帶,串聯起種植、加工、文旅、康養的全產業鏈條。下一步,南魯山鎮將繼續深耕“魯山野生艾”品牌,研發艾草洗化、家紡、艾灸器具等多元化產品,構建“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科普”一體化的“同心產業鏈”,讓這株散發著千年芬芳的“富鍶艾草”,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扎根更深、生長更茂,書寫產業興旺、群眾增收、文化繁榮的共富新篇!
值班總編:保積來 責任編輯:梓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