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12日),新城發了一筆3億美元,11.88%票面利率的三年期美元債券。
今早,路數的前線小伙伴來報,這筆新債券的市場價比發行價跌了0.5-1pt,最終的認購量也從昨晚的8.8億美元降到了6.12億美元。
價格會跌,倒也不意外。因為這筆新債券是按照98.166的價格折價發行,而不是通常的100。對于新城來說,實際發行利率成本來到12.95%。
可能很多人要說,票息兩位數,很高。但綜合各方面客觀點看待,不算高。
這筆債能發得出來,已經有跨越性意義。畢竟它是近三年來首筆民營地產美元債券,還是無抵押的信用債。
能夠借新還舊,本身意義非同小可,這里就不展開了。至少,最基礎的一點,可以緩解房企賬上現金的大幅支出。
幾個月前,市場曾對綠城的美元債發行有質疑,但后來也證明了一點,綠城踩準了窗口期。
新城這次其實也一樣。
前方小伙伴對路數說,之前溝通時,新城給的信息是原定下周一發行。之所以提前到這周,原因無它,市場瞬息萬變,早點發免得夜長夢多。
受國際環境影響,今天的情況大家也看到了,不少地產美元債都有小幅走弱。昨天確實是不錯的市場窗口期。新城踩準了。
新城這筆美元債能發行,路數在《》就預告過。所以這次的看點就不是票息高不高,而是新城能不能跟之前綠城、首創、希慎置業等一樣,首發認購火爆,隔幾天后進行增發。
根據目前的情況,怕是要讓一些期待值拉滿的小伙伴們小小失望了:
很可能不增發了。
新城這次發債本就很謹慎,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只發了3億美元,而新城境外發債的額度有6億美元。也就說,新城沒用滿。
這樣做,可以緩解2-3年后的兌付壓力。
舉個例子,假設這次按照5億美元發3年期。3年后,如果市場好無所謂,但如果市場不好,要再新發5億美元,壓力就有了。
二是,新城這次在新發和要約回購的間隔時間上,有個不同于別人家的小細節。
例如香港資本策略地產,從發行成功到再把錢用于要約回購其他債券,中間間隔了差不多一個星期。
而新城這次從新發3億美元,到再把錢用于要約回購7月和10月到期美元債券(分別不超過3億美元和5000萬美元),中間基本沒有間隔期。
換句話說,新城做了精打細算的準備,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刀刃上。
新城能發行成功,已經是天選之子。畢竟卓越商業,想新發都沒有機會。卓越商業今年7月到期的帶SBLC的美元債券要跟銀行貸款,通過標轉非標來兌付。
別急著下定論說國際資本對內房信心回歸,為時尚早呢。從這次認購新城債券的投資人結構里,就能看出端倪。
路數獲取的一份信息顯示:
基金、資管公司占39%
高凈值客戶/私人銀行占55%
投行占6%
大金融機構占比相對偏少了點。高凈值客戶/私人銀行的個人訂單占比偏高。
新城之后,下一個能發美元債券的內房,是金茂。
活下來的房企們,還在等待著融資端真正春天的到來。有位銀行朋友就跟路數說:
現在給看上去還可以的房企做CMBS融資,都是要突破銀行內部的授信政策。
第三個讀者群擴募中,如有興趣入群
請務必向公眾號直接發送名片的照片
手動邀請進群,謝謝
有時候加群的讀者會很多,請耐心等待
謝絕圍觀潛水
心平氣和地哀嘆行業和聊聊新鮮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