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 Cursor 的 CEO Michael Truell 接受 Y Combinator 的一段長訪談,Cursor長期以來都是我們星球最推薦的AI編程工具,他們也是科技史上最快達成1億美金、5億美金ARR的公司,所以說他們站在AI編程的最前沿,具有更好的看清楚AI編程的視角,能引領一部分AI編程的方向是不為過的。
而這次訪談Cursor CEO的人還是硅谷最知名孵化器YC的CEO,所以這個訪談確實很值得一看。
我結合我自己的理解做了些總結,但更建議你直接去看這37分鐘的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ylEw3tPQ8 可以幫助你更好形成對AI編程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的理解。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公司在“做 AI 編程工具”,但 Cursor 做的不是 Copilot,不是自動補全,不是快捷方式。他們要做的是:重新定義整個“軟件是怎么被做出來的”這件事。
如果你在關注 AI 工具、開發工作流,或者你是個產品人、開發者、創業者……你需要知道以下這些事:
01|“寫代碼”只是過渡階段?
Michael 的判斷非常激進:在不遠的將來,“寫代碼”這個動作會變成像“撥號上網”一樣落后的事情。他的邏輯是這樣的:
過去我們構建軟件,是靠程序員逐行編寫邏輯,現在我們開始用自然語言 prompt 生成代碼,但這還不夠。
未來,AI 將從“代碼的助手”變成“問題的解決者”——你描述需求,它理解你的意圖,設計方案,寫出可運行的系統。
你不再寫程序,而是在“編排智能體完成任務”。
02|AI 現在的瓶頸,卡在哪?
他說的三個點很有意思:
1、上下文窗口限制:AI 現在處理不了上百萬行代碼的大項目,只能看一個小視野。
2、持續學習能力不足:你不能讓它從一個 bug 學會避免下一個 bug。
3、多模態交互還沒成熟:編程不僅是寫,還包括調試、調用 API、理解 UI 反饋等,這些 AI 還在學習中。
他說這是接下來半年行業重點攻克的方向。
03|Cursor在做全新的 IDE。
他講了一個產品層面的決定:為什么放棄和 VS Code 一樣的路徑,而要自建編輯器。原因是,他們預判:未來的工作流,不是人寫、AI幫,而是“AI為主,人審閱”,而現有的編輯器根本不適配這種交互方式。
這個從產品形態就能看出他們在壓什么寶。
04|軟件開發不再是大廠專屬,niche 的機會要來了。
Truell 對“小眾軟件”的判斷也非常值得關注。
他說未來那些因為開發成本太高而被放棄的、針對小圈層的定制軟件,會隨著 AI 降低成本而重新涌現出來。你一個人甚至可以做出以前需要五人團隊做出來的 SaaS。
軟件開發的邊界將變成“你有沒有想做的產品”,而不是“你會不會寫代碼”了。
05|最讓我意外的是,他說了個冷門詞:品味
整個訪談中,我最意外、也是最贊同的部分是這個 CEO 反復提到一個概念:“Taste 品味”。
他認為 AI 能生成幾乎任何代碼,但它永遠不能替你決定:“我們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產品?”
這是人的工作——你要定義目標、結構、邏輯路徑、體驗優先級,而這就像電影導演需要審美一樣:你得知道什么才是“好的”軟件,什么是“對的”產品感受。
“工程的未來,是審美。”這句話我在視頻中聽完,直接摘了下來。
06|關于Cursor的PMF和護城河
Cursor 通過公開迭代和緊密的用戶反饋循環,迅速找到了產品與市場的契合點 (Product-Market Fit)。他們成功的關鍵衡量標準是 “付費高級用戶” 的數量——即那些每周有四到五天深度使用 Cursor AI 功能的開發者。這表明產品已經成為核心用戶工作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ru 認為,在 AI 編碼這個新興領域,傳統的護城河(如技術專利)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他將其比作搜索引擎的早期階段:護城河在于“以比別人更快的速度推動前沿”。通過擁有最好的產品來吸引最多的用戶,再利用龐大的用戶反饋數據來不斷改進產品,形成一個飛輪效應。在這個領域,分銷和產品迭代速度就是最深的護城河。
現在相比認為別的AI產品,Cursor都有輪轉更快的飛輪,這也是我們被迫持續更新和學習Cursor新功能的原因了。
我看完之后的主要感覺是Cursor確實知道他們在做什么,他們手上的用戶和數據資源也能幫助他們決策下一步該怎么做。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我們想更好的學習AI編程,想要通過AI編程去創造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那跟著Cursor進步是個不錯的選擇。
視頻鏈接就在這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ylEw3tPQ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