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個相當沒有安全感的國家,因而在其建國后,不斷對外戰(zhàn)爭,經(jīng)過及時努力,成功拿下巴勒斯坦大多數(shù)地方、敘利亞戈蘭高地,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島。
由于,以色列建立初期,沒有多少地盤,這讓他們認識到只有不斷吃進地盤,才能為自己謀求生路,所以只要以色列占據(jù)一些地盤,就不太可能吐出來。
然而,不想吐出自己的既得地盤,不代表以色列沒有吐出過相關地盤,埃及西奈半島原本已經(jīng)被以色列拿下,但由于各種原因,迫使以色列只能吐出西奈半島。
西奈半島位于亞洲和非洲的之間的一個三角形半島,該島擁有61000平方公里,大約相當于四個北京市的面積,該區(qū)域除了有豐富的資源外,地處交通要道,而且此處還屬于猶太教的圣地,按理說,以色列不太愿意歸還西奈半島,當年之所以歸還西奈半島,主要是碰到無可奈何的原因,讓以色列不得不放棄這塊圣地。
我們都知道,以色列建國后第二天就被阿拉伯世界圍攻,埃及作為阿拉伯國家中人口最多實力最強的國家,毫無疑問打頭陣。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阿拉伯國家所組織的六國聯(lián)軍并沒有擊敗以色列,反而被其打得一潰千里,這次戰(zhàn)爭中,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國土被以色列占領,如今這些被占領地區(qū)并沒回到以色列手中,埃及等國家也因為這場戰(zhàn)爭和以色列成為宿敵。
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失敗,導致埃及法魯克王朝走向滅亡,共和制成為埃及的主題曲。
走向共和埃及沒有掌控蘇伊士運河,掌控蘇伊士運河是英國、法國,埃及對此很不爽,所以直接宣布蘇伊士運河歸國有,英國和法國很是不爽,直接拉上以色列對埃及發(fā)動進攻。
戰(zhàn)爭結束后,英法兩國重新占領蘇伊士運河,但因戰(zhàn)爭影響導致蘇伊士運河航運阻塞,全球經(jīng)濟受到嚴重影響,美蘇兩個超級強國干預之下,英法兩國只能退出,以色列難以支撐,最終歸還了西奈半島。
這事情沒有就此結束,1958年時候,埃及敘利亞組成聯(lián)盟對以色列發(fā)動進攻,7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后,便對以色列加緊進攻。
面對如此危局,以色列決定先發(fā)制人,很快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
不要看埃及、敘利亞等國家來勢洶洶,可實際上他們的國力不如以色列,所以在幾天的時間內,埃及在西奈半島的駐軍被以色列殲滅,這次戰(zhàn)爭僅持續(xù)六天,以色列毫無疑問成為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者,以色列的勝利讓其又一次順利占領西奈半島。
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阿拉伯國家并沒有實現(xiàn)戰(zhàn)略目標,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這次戰(zhàn)爭中,戈蘭高地、加沙地帶、西奈半島被以色列占領,西奈半島的面積是以色列國土的三倍,這次戰(zhàn)爭勝利讓以色列控制面積增加了三倍以上。
由于西奈半島可以實現(xiàn)自己最大利益,因而以色列占領該地區(qū)后,大規(guī)模派駐軍隊并進行移民,希望能徹底將該地區(qū)收入囊中。
控制西奈半島后,以色列建立了巴列夫防線,以及能讓西奈半島的蘇伊士運河變成自己和埃及的邊界。
以色列之所以想徹底控制西奈半島,主要是自己自本身資源貧瘠,啥東西都需要進口,西奈半島則不一樣,豐富的天然氣、礦產(chǎn)資源這對于以色列經(jīng)濟發(fā)展很有利。
除了資源原因外,就是西奈半島上的蘇伊士運河是世界級航道,一旦控制該地區(qū),完全能增加以色列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從以上的原因可以看出,以色列之所以會對西奈半島垂涎三尺,主要是該地區(qū)的資源豐富,而且地理位置也很重要,這讓以色列覺得只要自己控制西奈半島,他就不愿吐出。
西奈半島被以色列控制后,埃及方面很是緊張,畢竟西奈半島被控制后,埃及的中心地帶尼羅河流域徹底展露在以色列攻擊范圍內,這讓以色列方面寢食難安。
以色列和埃及方面都有足夠理由占據(jù)西奈半島。
埃及方面為了收復西奈半島,花了極大的功夫,四處游說希望能獲得多方支持,為了能收復該地區(qū),埃及方面表示不惜犧牲一百萬人,從這個決心可以看出,埃及方面收回西奈半島的決心很大。
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埃及方面多次派軍隊佯攻西奈半島,以色列疲于奔命的防守,讓他們很是難受,埃及方面時機已到,趁機發(fā)動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以色列防不勝防,最終西奈半島被埃及收回。
由于阿拉伯國家打得有些突然,以色列方面猝不及防,全面潰退,在這如此危機的時刻,他的盟友美國看不下去,大力支持以色列,很快以色列重新取得戰(zhàn)場主動權,西奈半島等地區(qū)被重新控制,并且還攻擊到了敘利亞和埃及土地。
這時候聯(lián)合國出面調停,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停戰(zhàn),這次戰(zhàn)爭以色列確實獲得勝利,可他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以色列清楚認識到,阿拉伯國家實力也在增長,自己如果一直和阿拉伯國家干下去,明顯不符合自己利益,畢竟自己就是個彈丸小國,想要長期戰(zhàn)爭明顯不合適,差不多就停戰(zhàn)和談。
除了這個原因外,美國支援以色列舉動,獲得阿拉伯國家很是不爽,于是便拿出了禁運石油大招,在阿拉伯國家操作下油價猛漲,美西方受不了,肯定是希望盡快結束戰(zhàn)爭。
更為重要是,以色列和埃及交惡,導致這條航道安全性不高,嚴重影響了全球經(jīng)濟。
綜合考慮后,以色列和美國覺得長期占據(jù)西奈半島會嚴重影響自身利益,所以在美國帶頭下,以色列和埃及簽訂了《戴維德協(xié)議》西奈半島重新回到埃及手中。
這也是以色列唯一一次將吃下去的土地吐出來。
這次事件以后,埃及和以色列建立外交關系,埃及還成為了阿拉伯國家中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國家。
埃及的舉動,讓以色列的生存環(huán)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除此之外,以色列還從埃及手中獲得大量的油氣資源,以色列失去了西奈半島,但沒有失去他的資源。
以上可以得知,以色列之所以歸還西奈半島,主要是收益危險沒有成正比,其次就是各方勢力調停,讓以色列不得不吐出西奈半島。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