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掛板的安裝是一場精密的工業化裝配過程。從板材出廠開始,每塊掛板都帶著獨一無二的編號,這些編號就像它們的身份證,決定著最終在建筑立面上的位置。
工人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現場搭建一個臨時存放區,這里要保證地面平整,還要做好防潮措施。掛板不能直接堆放在地上,得用木方墊起來,每層之間還要用軟質材料隔開,防止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細小劃痕影響最終效果。
正式安裝前,放線工作是重中之重。測量團隊會用全站儀在建筑立面上打出精準的網格線,這些交叉的墨線就是掛板的定位基準。
與此同時,工人們正在加工專用的金屬掛件,這些不銹鋼構件要按圖紙切割成特定長度,鉆孔位置要分毫不差。
安裝從建筑的陰角開始,因為這里最容易控制垂直度。第一塊掛板的就位往往要反復調整多次,工長會用激光水準儀不斷校驗,直到完全符合要求才會固定。這塊基準板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立面的平整度,所以必須慎之又慎。
隨著安裝推進,工人們逐漸摸索出高效的工作節奏。一個熟練的兩人小組平均二十分鐘就能完成一塊標準尺寸掛板的安裝。一個人負責在背面打膠,另一個人操作電動扳手固定掛件。他們配合默契,幾乎不需要語言交流。
掛板的接縫控制在五毫米左右,這個寬度既考慮了熱脹冷縮的需要,又能保證視覺上的連續性。遇到門窗洞口時,板材要現場切割,這時候電動切割機派上用場,刺耳的噪音中,粉塵被集塵設備及時吸走,整個作業面保持得相當干凈。
最考驗技術的是轉角部位的處理。有些設計師追求鋒利的九十度轉折,這就要求兩塊掛板的切口必須絕對精準。有經驗的師傅會先用模板在板材上放樣,然后小心翼翼地切割打磨。安裝完成后,還要用同色填縫劑精心修飾,讓接縫幾乎隱形。
在高層建筑上作業時,吊籃成了移動的工作平臺。工人們系著安全帶,在百米高空從容操作,就像在平地上一樣穩健。雨天會暫停施工,因為雨水會影響膠粘劑的固化質量。
收尾階段最為細致。每塊掛板都要經過三輪檢查:首先是工人自檢,然后是質檢員抽查,最后是監理單位驗收。他們用靠尺測量平整度,用手電筒檢查接縫,確保每處細節都盡善盡美。
最后的清潔工作也很講究,不能用強酸強堿清洗劑,簡單的清水配合軟毛刷就能讓混凝土表面煥發自然光澤。當腳手架全部拆除,建筑展現出完整的清水混凝土立面時,那種粗獷中透著精致的質感,就是對所有安裝工作最好的回報。
更多精彩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