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書榜
醫藥衛生類(2025年5月)
“科學新書榜”基于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書在各大電商平臺的月度銷售排行產生,分為自然科學、工業技術、醫藥衛生和人文社科4類,希望能為您的閱讀提供參考借鑒,與您一起閱讀科學!
1
態靶辨治——構建現代中醫診療體系的理論與實踐
本書是仝小林院士長期致力于中醫藥傳承創新與臨床實踐成果的結晶。本書系統論述了態靶辨治概念及診療模式。即依據現代醫學診斷,運用中醫思維,對疾病進行分類分期。并在總結歸納疾病的動態演變規律和發展態勢基礎上,提煉出疾病每個階段的核心病機(態)和與其相對應的客觀指標(靶),結合病因和預后,形成態靶同調、因果兼顧的診療方案。態靶辨治有助于提高中醫診治現代主流疾病的服務能力,搭建中西醫融合發展的橋梁。
全書分態靶辨治總論和態靶辨治臨床運用實例上下兩篇。上篇系統性介紹了態靶辨治理論的由來以及具體闡釋調態理論、靶方靶藥的應用原則。下篇分八章,參考現代醫學病名及其分科分類方法,按照系統分類,并在各個系統中選擇仝小林院士在臨床實踐中總結的典型病種及病例進行態靶辨治理論實際應用的闡釋。
2
麻醉科MDT病例精粹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多學科診療模式在復雜疾病中的應用和實踐,內容不僅涵蓋麻醉科的基礎知識,還結合其他科室的手術特點,為麻醉科醫師提供了全面的診療思路和方法。書中病例涵蓋了婦產科、心血管、頭頸部、骨科、胸科和腹部等不同種類的手術,每個章節都以具體的病例為載體,如先天性心臟病右心室雙出口患者的剖宮產術、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三尖瓣成形介入術等,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3
肺部疾病臨床與影像解析(第二版)
本書系統介紹了肺部疾病的臨床和影像特點,以疾病為本、影像為輔,重點突出疾病和影像的本質聯系,側重影像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本書對疾病的病因、臨床和影像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治療等進行了系統闡述,并輔以大量病例進行詳細分析,重點體現臨床思維,力圖理論聯系實際,使讀者對相關疾病的診治和鑒別診斷有系統深入的了解。
4
心超筆記(第二輯)
《心超筆記》第二輯繼續保持第一輯的創作風格,從整體思路、血流動力學思路和臨床思路上,對超聲心動圖診斷心血管疾病進行思考和總結。全書分為九章,內容分別為基礎篇、切面篇、先天性心臟病篇、心臟瓣膜病篇、冠心病篇、川崎病及心包疾病篇、心臟重癥篇、臨床思路篇和治療篇。基礎篇中重點介紹了超聲心動圖的規范化檢查、標準化測量和條理化報告;切面篇中關于肺動脈瓣短軸切面的章節,首次對肺動脈瓣短軸切面的操作手法和臨床應用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統的闡述;本書重點介紹了超聲心動圖對先天性心臟病和心臟重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還有部分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全書語言通俗易懂,每章節都設置了導讀欄目,先對目前臨床現狀的誤區加以闡述,再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詳述專業知識。
5
張子琳臨癥醫案實錄(全5冊)
《張子琳臨癥醫案實錄·肺腎病篇》是對張子琳(1894—1983)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所記錄之珍貴醫案肺腎病部分的首次全面收集和整理。《傷寒論》和《溫病條辨》是治療傷寒、溫病的經典著作,而張子琳先生的許多治療肺腎病處方都體現了這兩書中的教導。在閱讀本書時,讀者一定能深刻體會到吳鞠通在治療肺病時提倡的“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箴言。閱讀本書中的張子琳先生治療肺腎病的諸多醫案,讀者一定會耳目一新,找到治病救人的醫治途徑。
6
中樞神經系統影像診斷
本書系“影像診斷快速入門叢書”的一個分冊。全書共10章,內容涵蓋中樞神經系統影像檢查技術(X線、CT、MRI及相關新技術),中樞神經系統正常影像學表現,以及血管性疾病、顱腦損傷、顱內感染性疾病、顱內腫瘤和腦萎縮等疾病的影像學特征等。書中通過典型病例,從臨床特點、圖像展示與解讀、影像表現及鑒別診斷等方面,深入剖析中樞神經系統常見疾病;重點提醒部分則聚焦疾病影像診斷的要點與難點,提供各疾病檢查方法的優選建議,有助于指導臨床醫生合理選擇影像檢查技術。
7
睡眠醫學
《睡眠醫學》精準涵蓋了睡眠醫學的理論與實踐,內容分為基礎部分和臨床部分,共分18章。本教材詳細介紹了睡眠醫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方法、生物節律及睡眠的生理學;系統呈現了失眠、睡眠呼吸障礙、中樞性嗜睡、異態睡眠等睡眠障礙的發病機制、評估方法、診斷及治療方法;借助最新成果和案例分析,探索領域前沿、挑戰與發展方向。
8
實用骨科影像學(中文翻譯版,第7版)
本書由國際知名的肌骨影像學家AdamGreenspan教授和Javier Beltran教授共同撰寫完成,全書共7篇33章,既有基礎理論的論述,又有大量的圖表和病例圖像,涉及內容廣泛、全面且易于理解。書中除介紹了各種設備的臨床應用,關節造影、穿刺活檢和創傷、運動醫學、關節炎、腫瘤及腫瘤樣疾病、感染、代謝性骨病變、內分泌疾病、系統性疾病及發育異常等的影像學特征、診斷和鑒別診斷外,還在第1章特別介紹了患者影像檢查的方法、流程,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和過度檢查,值得借鑒。另外,除第1篇外,其余各篇每章末都有記憶要點,這既是一章的精髓,也是作者多年工作經驗的總結,對讀者的學習記憶非常有幫助。第7版精簡了各章文獻,只保留了最經典、相關性最強和最新的文獻;對圖像進行了全面替換,并加入了新的病例;第3章增加了軟骨的組織學、形成和生長相關的內容,并在關節炎、代謝性疾病、腫瘤等章增加了相關臨床和病理學資料,同時增加了一些新的示意圖;還更新了一些分子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領域的研究進展。
9
Haines臨床神經解剖圖譜(第10版)
本書內容涵蓋了中樞神經系統的外部形態、腦神經、腦血管、腦和脊髓的內部形態、神經傳導通路及中樞神經系統的臨床綜合征等,強調了基礎神經解剖學知識和臨床神經科學常見疾病及損傷的定位診斷經驗,第10版在延續強調解剖與臨床相關性的基礎上,對臨床相關的內容予以修訂,并新增了60多幅圖片。本書翻譯團隊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醫生組成,兼顧了臨床醫學與基礎教學的準確。
10
心血管內科疾病診療指南(第4版)
本書緊密圍繞當前心血管領域的日常實踐和前沿進展,主要涵蓋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概要、臨床綜合征和熱點主題、臨床常規檢查方法、相關影像學檢查、介入診療技術概要、重癥患者的監護和搶救方法、檢驗檢查技術及新興領域等內容。
(本文編輯:劉四旦)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位
科學出版社視頻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