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曉蕓
編輯 | 閃電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將迎來一位特別的“新伙伴”。
6月7日,問界正式官宣與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達成戰略合作,成為這場年度電影盛會的全程戰略合作伙伴。屆時,雙方將在電影節期間開展多項合作。
新能源汽車與電影看似跨界碰撞,實則是時代浪潮下的必然共鳴。正如賽力斯集團副總裁康波所說:“問界品牌自誕生就蘊含跨界基因,此次與電影跨界合作可謂相得益彰?!?/strong>
在外界看來,二者的合作,不僅是跨界創新,更是中國品牌通過文化紐帶向世界展示“中國智造”和“中國故事”的契機。合作讓科技與藝術的場景交融悄然發生,智能出行的魅力更具體地觸達影視圈層和時代精英。
從科技領域邁向文化領域,這場跨界合作如何讓“中國智造”與光影藝術產生化學反應?當汽車工業的精密美學與電影藝術表達相遇,或將催生更多令人期待的創新可能。
1、從產業需求到文化使命的雙向奔赴
2024年,問界憑借過硬產品實力和出色市場策略,交出亮眼成績單,再次刷新國產新能源豪華車價值高度。
進入2025年,問界的良好發展態勢仍在延續,最新數據顯示,問界M9自上市以來持續熱銷,全系累計交付突破20萬臺,創50萬級車型交付新紀錄。全新上市的問界M8也展現出“現象級”熱度,上市45天交付量就突破2萬臺,成為高端新能源市場又一爆款。
隨著銷量不斷攀升,問界敏銳察覺到行業競爭的底層邏輯已悄然改變。當下,全球新能源賽道競爭激烈,技術迭代加速,價格戰頻發。競爭維度不再局限于性能,而是已全面升級為品牌文化內核與生態體系構建的多維博弈。
在此背景下,問界需要借助文化IP為品牌注入人文藝術基因,以差異化優勢打開國際高端市場。
金雞百花電影節正是這樣一個契機。作為匯聚影視精英與時代領袖的文化平臺,其覆蓋的高端受眾與問界目標客群高度重合,能為品牌精準觸達核心圈層提供場景。
從戰略實施角度看,二者的合作本質是“文化+科技”的雙重賦能。當問界M9穿梭于電影節紅毯和頒獎現場,品牌不僅用智能科技助力電影盛會,還通過明星嘉賓、行業領袖的高頻使用,讓“智慧重塑豪華”的品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在于,問界借此跳出了“參數比拼”的內卷競爭。當競爭對手還在比拼參數時,問界通過金雞百花電影節這一文化符號,形成了獨特的品牌標簽,在新能源豪華車市場構建起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
對于金雞百花電影節來說,這場合作同樣是雙向賦能的機會。在短視頻、元宇宙等新技術沖擊下,傳統電影節需要突破現有的傳播模式和觀眾體驗邊界。
問界與電影節的戰略合作,為這場文化盛事注入了創新動能。智慧科技的融入,提升了這場電影盛典本身的科技質感。
可以說,雙方的合作既是問界借助文化IP實現品牌升級的戰略選擇,也是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借助科技力量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契機,真正實現了產業需求與文化使命的雙向奔赴。
2、掀起一場關于“豪華”的認知革命
在傳統豪華概念里,真皮座椅的細膩觸感、手工縫線的精致工藝以及稀有材質的堆砌,幾乎代表了人們對高端產品的全部想象。
然而,隨著智能科技重塑生活方式,年輕一代消費者不再滿足于物質層面的簡單堆砌,轉而追求兼具智慧與文化價值的深度體驗。
在品牌跨界合作上,問界展現出戰略布局的前瞻性。
2024年10月問界與中國國家藝術體操隊達成戰略合作,成為其官方合作伙伴,開啟了"科技+體育"的跨界探索。
這一合作在2025年央視春晚重慶分會場達成首個高亮時刻——780臺問界M9與中國國家藝術體操隊、時代少年團聯袂演出,通過全球直播將“智慧重塑豪華”的品牌理念傳遞給億萬觀眾,實現了科技、體育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問界的跨界布局亦在持續深化。3月,品牌跨界戰略延伸至乒乓球領域,問界成為WTT重慶冠軍賽呈獻合作伙伴,將智慧科技注入這項充滿激情的頂尖賽事。6月,問界進一步冠名全國藝術體操錦標賽,標志著與藝術體操領域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這一系列跨界合作并非孤立,而是構建了一個覆蓋體育賽事、文化盛典等多維場景的戰略生態。通過“智能科技+文化IP”的雙輪驅動,從藝術體操到乒乓球,從春晚舞臺到錦標賽賽場,問界正以系統化的跨界布局,展現出遠超行業的戰略視野與品牌格局。
3、以“技術+文化”雙輪驅動構建中國品牌的文化話語權
在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版圖中,西方豪華品牌憑借百年工藝傳承,早已將歷史底蘊與審美標準打造成了堅固的文化護城河,其高昂的品牌溢價,本質上是文化敘事對消費心理的深度滲透。
反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盡管在三電系統、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領域已躍居世界前列,卻始終困于文化話語權的缺失。技術參數的領先未能順利轉化為品牌價值認同,這道無形的文化壁壘,成為中國車企叩響高端市場大門的最大阻礙。
問界與金雞百花的合作,開創性地構建起“技術硬實力+文化軟實力”的雙輪驅動模型。電影作為跨越語言與地域的文化使者,能夠以情感共鳴打破認知隔閡;問界作為智能出行的科技先鋒,將前沿技術轉化為可觸可感的駕乘體驗。
兩者的有機融合,讓中國智造不再停留于冰冷的技術參數,而是升華為富有情感溫度與文化內涵的生活方式,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認知中國創新、中國技術的全新維度。
正如賽力斯集團副總裁康波所說:“電影人用光影藝術講述時代故事、傳遞時代價值,問界則通過探索智能科技,向世界展示中國品牌的創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雙輪驅動模式的突破性,在于重構了品牌價值的生成邏輯。
問界沒有沿襲西方品牌通過歷史敘事構建溢價的傳統路徑,而是另辟蹊徑,透過技術即文化的視角,將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安全、智能底盤與智慧服務等硬核科技,轉化為可被全球感知的文化符號。
也就是說汽車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的功能屬性,這種創新范式打破了傳統品牌建設中“技術與文化對立”的思維定式,證明硬核科技完全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優質載體,而文化敘事也能夠為技術產品注入靈魂。
更為深遠的影響在于,問界的探索為中國品牌文化破圈提供了可復制的方法論。
在全球化語境下,單純輸出產品或技術已難以滿足文化認同的深層需求,唯有將技術創新與文化表達深度融合,打造兼具功能性與精神性的價值共同體,才能真正實現品牌的國際化突圍。這種雙向賦能模式,正在成為中國品牌改寫全球競爭規則的關鍵密鑰,標志著中國智造從“產品輸出”走向“價值輸出”的歷史性跨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