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眼疾
簡介:李可(山西著名老中醫)男,1930年生,山西靈石人。廣西中醫學院經典中醫臨床研究所首席顧問。臨難習醫,具救苦心。天資敏慧,雖未曾親炙名師,究能得醫之本源。致力于中醫臨床與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學說。擅長融寒溫于一爐,以重劑救治重危急癥。五十年來,活人甚眾。著有《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癥疑難病經驗專輯》,匹夫之志,赤子之心,于斯可見焉。
一、暴盲
司機趙陽光妹,21歲,1979年11月20日初診:左眼突然失明31天,外觀無異常。本院眼科查:"視神經乳頭水腫,玻璃體混濁。"頭眩,前額痛,五心煩熱、腰困如折。月經逾期不行,脈細澀不上寸。舌紅少津,邊尖瘀點密集。
見癥為瘀阻上竅。肝開竅于目,且得血則能視,瘀阻于上,日不得血,故盲。五心煩熱,腰困,為肝腎陰虛的據。予滋養肝腎,化瘀通絡:
粉葛根60克,枸杞子、菟絲子、車前子、覆盆子、五味子各10克,決明了、茺蔚子、當歸、丹參、活磁石各30克,桃仁12克,紅花、菖蒲各10克。
11月23日二診:藥后月經暢行。額痛愈,頭部已覺清爽,患目已有些許視力,但覺眼前紅云一片,視燈泡如一紅球。兩寸細澀,藥既中病,守方繼服3劑。
11月26日三診:經行4日,下塊屑狀黑血甚多,患目已能視物,昏糊不清,再服3劑。
11月29日四診:遠視已正常,近視昏花,視一為二,六脈弦數。已屬五臟精華不能上注,神光失斂,側重滋養肝腎。
枸杞子、菟絲子各30克,五味子15克,車前子、覆盆子各10克,決明子、茺蔚子、山萸肉、活磁石各30克,夜明砂(包)、昌蒲各10克。
上方共服7劑而愈。
二、中心視網膜炎
水峪信用社干部工某,男,31歲,1983年6月18日初診:患左眼中心視網膜炎,眼底水腫2月余。服龍膽瀉肝湯12劑后,視物昏糊更甚,視一為二,眼前黑星進射。目珠夜痛,腰困膝冷,舌尖生瘡灼痛,脈洪大而軟。
本屬肝腎陰虧,龍火不藏,誤用苦寒直折,致龍火上奔無制。予引火湯加味,壯水之土,以制陽光,小量油桂引火歸原:
熟 地90 克,鹽巴戟肉、天麥冬、活磁石各30克,云苓18克,五味子6克,油桂1.5克(米丸先吞),3劑。
6月21日二診:膝已暖,舌瘡退,目珠已不夜痛,視物已無歧象,但仍昏糊不清。目病治肝,本屬正治,唯五臟六腑之精華,皆上注于目,腎為先天之本而主藏精。頑癥痼疾,求之于腎。上方九地減半,加腎四味60克,夜明砂、車前子、菖蒲各10克,密蒙花15克。
上方無甚大變,中途胃呆,加砂仁10克,與熟地拌搗去其滋膩。共服39劑,于10月24日痊愈。
三、目疾橫行奇癥
建材廠老會計趙炳章,66歲,1976年10月4日晨,于田間散步,忽覺昏眩,失足跌落渠內。經人救起后即視一為二,欲掙扎回家,邁步即如螃蟹之橫向行走,不由自主。其子聞汛趕來,引領回家,仍不能直行,遂背回家中。脈象空大而數,舌光紅無苔。追詢病史,則頭暈目糊,腰困膝軟已多年,近日輔導會計上作,內傷芳倦,即見上癥。背赴醫院檢查,心率、血壓、腦電圖均正常,唯仍不能自行,看人、看物,仍是兩三個重影。
《內經》有"精散則視岐"之論,因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故目又為五臟六腑之精氣所化。"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靈樞·大惑論)其不能直行,則是督脈空虛,失去平衡、定向能力之故。腎督為病,非血肉有情難為功。遂擬一方,填腎督而斂精氣:
熟 地30克, 鹿角膠15克(化入),胎盤粉5克(沖),鹿茸粉3克(沖),五味子10克,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胡桃肉、生龍牡、活磁石各30克,紅參10克(另燉),5劑。
10月10日,諸癥均愈,其多年之眩暈、多尿、腰閑如折、步態蹣跚,竟亦治愈。囑原方去金石藥,加三倍量,制蜜丸服,培補腎督元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