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老家看我爸,正趕上他單位年會吃食堂。那天中午他特意跑回家給我媽要了一袋茄子肉末澆頭,說食堂的菜太淡沒胃口。我媽邊包餃子邊嘟囔"這點本事都學不會",我站在灶臺邊看著她翻炒的動作突然覺得,這碗面里好像藏著什么。
茄子切丁前要泡鹽水這招,是十年前我媽非把家里最后半瓶鹽撒進去才教會我的。那時候總把茄子炒得跟黑炭似的,現在用空氣炸鍋烤反而容易過火。豬肉末里加嫩肉粉這事兒我一直瞞著長輩,他們老覺得調味料都是添加劑。上周試過放一半香菇末進去,我爸嘗不出來但確實省了三塊錢。
煮面講究多的是,比如我媽總說面條要過涼水,我同學用冰水激一下說更筋道。不過我發現超市買的鮮面條根本不用泡油,直接撈出來拌就行。豆瓣醬選哪個牌子其實無所謂,關鍵是別忘了放點糖中和咸味。前兩天樓上的阿姨告訴我,她婆婆輩的人以前做這個就放醬油和蒜泥,連肉都沒有。
上次去廈門玩,發現那邊的拌面底下墊著海蠣煎,茄子肉末澆頭里能撈著蝦皮。本地人說這是以前漁民發明的,出海前帶碗面能頂一天。我偷偷拍了家店招牌,回來照著加了紫菜末,結果我媽說這是破壞傳統。其實她年輕時候從龍巖搬來,肯定也吃過各種版本的茄子面。
現在年輕人發視頻做這道菜,上來就放八角香葉,搞得跟紅燒肉似的。我表姐用智能電飯煲預約程序,半夜三點起床就能吃到熱乎的,但她爸總說沒鍋氣。前陣子看到有人研究"無油煙版",把所有食材扔進慢燉鍋,五個小時后連茄子都不用切——這哪是煮面,簡直是懶人自救。
記得初三那年住校,每周日我媽都給我帶保溫桶。那會兒茄子總有一股土腥味,后來才知道是因為沒去掉茄蒂。現在超市賣的茄子桿都修得很干凈,但價格漲得厲害。隔壁賣菜的老伯說,現在人吃的都是大棚里的"速成茄子",口感薄但長得快。
前兩天直播平臺有廚子說他的秘方是放芝麻醬,評論區炸鍋了。七十歲的粉絲說小時候餓肚子,能把茄子皮嚼出油來。有個留學生發在ins上,下面問這算亞洲食物還是世界美食。我媽看了直搖頭,說這就是普通人家餐桌上的東西,配個腌蘿卜就能吃三大碗。
上周六我做了個實驗,用料理機打茄子成泥當面碼。結果我媽嘗了一口說像藕粉,但她說錯啦,應該是"芋泥"。我糾正她的時候,看見她把蔥花擺成小兔子形狀——這老小孩還是保留著年輕時的習慣。最后我們倆坐在陽臺上拌面,她突然說:"你爸當年追我就是為了我做的茄子面,現在輪到你了。"
wsp.wanhaoma.cn
wsp.diben.cn
wsp.dehew.cn
wsp.lzsai.cn
wsp.hzy666.cn
wsp.liyixi.cn
wsp.magill.cn
m.dapie.cn
m.jam666.cn
面條拌開的瞬間,熱氣鉆進眼鏡片。我媽還在念叨我放鹽太多,可她碗里已經添了第二勺澆頭。樓下傳來電動車鈴聲,對面便利店老板在招呼夜班的客人。這一瞬間我忽然明白,所謂秘方可能就是:茄子別炒太久,面條煮軟別煮爛,最后關火撒蔥花的時候,記得把手機充電器拔了——上次油星濺到上面花了我二十塊維修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