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相食”、“人肉干糧”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現象,每當遭遇兵荒馬亂再加上天災,往往就會出現大饑荒。今天就聊聊三國時期的“吃人”事件:
王忠吃人,曹丕調侃
王忠,扶風人,少為亭長。三輔亂,忠饑乏噉人,隨輩南向武關……五官將知忠嘗噉人,因從駕出行,令俳取頉間髑髏系著忠馬鞍,以為歡笑。——《魏略》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劉備殺徐州刺史車胄,曹操派劉岱、王忠前往征討劉備,被劉備擊敗。裴松之注引《魏略》的一段史料記載,說明了王忠的出身經歷。王忠是扶風人,少為亭長。在關中亂時,他因饑餓以人為食,南往武關逃難。噉,就是啖的意思。
逃難途中率死黨襲擊了為劉表招納人士的婁子伯,得兵千人,投奔了曹操,官拜中郎將,隨從征伐。與劉岱攻劉備屯扎的小沛,沒能攻下。后升任揚武將軍,封都亭侯。建安十八年與劉勛、劉若、夏侯惇等將勸曹操進爵魏公。
五官中郎將曹丕知道王忠曾經吃過人,有一次王忠在隨車駕出行時,曹丕命令軍中的優伶從墳墓中挖出骷髏來,把骷髏懸掛在王忠的馬鞍上,以此來開玩笑。董卓、李傕郭汜先后亂長安,王忠困頓之下吃人活命,實在沒什么好開玩笑的。
程昱人肉干充軍糧
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魏晉世語》
程昱是曹操重要的謀士、大臣,《魏晉世語》中記載,當初曹操軍隊沒有軍糧,程昱于是率兵劫掠了自己的家鄉東阿縣,給曹操提供了三日的軍糧,更可怕的是,這些軍糧中夾雜著許多人肉干。正是由于程昱的這個污點,所以程昱終其一生也沒能當上三公這樣的官。
這段記載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公元194年曹操征陶謙,陳宮、張邈叛迎呂布入兗州,曹操急速回軍與呂布大戰。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正當曹操與呂布相持的時候,發生了蝗災,雙方都沒有糧食只好退軍。由于戰亂和蝗災,“是歲谷一斛五十余萬錢,人相食”。
袁紹看到曹操的窘境,于是派出使者想要與曹操聯合,讓曹操把妻子送到鄴城。其實袁紹的意思就是讓曹操完全歸附于自己,曹操由于軍糧已盡,又有強敵呂布,準備同意,在程昱的勸說下,才決定繼續咬牙堅持下去,并且遣散了一部分軍隊。
劉備涉嫌吃人
《三國演義》里有“劉安殺妻”的橋段描寫,似乎非常肯定劉備吃過人肉,然而如果翻看史書記載,我們只能說劉備可能吃過人。
英雄記曰:備軍在廣陵,饑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欲還小沛,遂使吏請降布。
196年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迎擊,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這時,呂布偷襲了下邳,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劉備回軍,中途軍隊潰散,乃收余軍東取廣陵,為袁術所敗,轉軍到海西,困頓至極。
據《英雄記》記載,劉備軍隊在廣陵、海西轉戰的時候,部隊由于嚴重缺糧,發生了人吃人的現象。無奈之下劉備向呂布求和,呂布將劉備的妻子歸還給他,劉備回到小沛。“吏士大小自相啖食”,劉備有可能包括在內,也有可能劉備沒吃過人,只是部下軍吏和士兵。
其實翻看《三國志》,吃人的記載并不少見:
《三國志·荀彧傳》記載:“初平二年夏,太祖軍乘氏。大饑,人相食。”
《三國志·董卓傳》記載: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人禍亂長安。“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掠……人民饑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
《英雄記》記載:“人相食啖,白骨委積,尸穢滿路。”
《三國志·公孫淵傳》記載:景初二年司馬懿率軍討伐遼東公孫淵,把襄平城圍得水泄不通,“淵窘急,糧盡,人相食,死者甚多”。
老子有云: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亂世之中,各路軍閥互相攻伐,再加上干旱、蝗蟲、瘟疫等各種天災,亂世之中大饑荒,出現人吃人的現象實在不足為奇。還是那句話——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盧弼《三國志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