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給關羽派過一個頂級謀士,獻了3策,但關羽全沒聽,荊州豈能不丟。
關羽從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到孤家寡人、敗走麥城,僅歷時短短三個月左右。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了如此大的巨變,難怪關羽身邊就沒有頂級謀士勸諫嗎?難怪關羽身邊連一個像樣的參謀長都沒有嗎?馬良、伊籍這些文臣就不勸嗎?其實還真有!有一個頂級謀士曾給關羽獻上過三策,并非馬良和伊籍,而是王甫。按照《三國演義》原著的記載,王甫當時的職位是軍司馬,也算是參謀長了,王甫本是益州廣漢郡人,是劉備入川后親自挑選的一個頂級謀士,其后派到了荊州去協助關羽,當上了軍司馬。
頂級謀士王甫還是稱職的,在襄樊之戰發動前后,王甫就勸過關羽,接連獻上了三個計策,也可以算是三個溫馨提醒。
第一策:預判了呂蒙有吞并荊州的歹意,多次提醒關羽提防。
關羽剛一出兵,首戰勝利,便拿下了襄陽城池。王甫就潑了冷水,原著寫道:將軍一鼓而下襄陽,曹兵雖然喪膽,然以愚意論之:今東吳呂蒙屯兵陸口,常有吞并荊州之意;倘率兵徑取荊州,如之奈何?王甫還是高情商勸諫,顯然是了解關羽脾氣的,“然以愚意論之”已經是高情商了,就是以我王甫拙見。王甫就是在提醒關羽,一定要提防呂蒙吳軍的威脅啊,如果吳軍真的打過來,我們荊州后方擋不擋得住,一定要考慮周全,一定要未雨綢繆。但關羽趾高氣揚,根本聽不進去,關羽認為不用多慮,只需要沿江多布置幾個烽火臺,明火為號來報警就行。哪曾想呂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借用商人商船來偷渡。關鍵還是在于,關羽輕敵了,瞧不起呂蒙。
第二策:糜芳、傅士仁守要塞不會盡職盡責。
原著寫道: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王甫也是不怕得罪人,王甫直接是講了,他認為糜芳和傅士仁二將把守南郡、公安兩個要塞,恐怕無法盡心盡力,恐怕會出岔子。這簡直就是神預判了,但是關羽也聽不進去,關羽認為守城那不是最簡單的事情了嗎。
第三策:潘濬平生多忌而好利,不靠譜,建議提拔趙累代替潘濬。
原著寫道:潘濬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軍前都督糧料官趙累代之。王甫是真不怕得罪人,直接說了建議讓趙累直接代替潘濬,去總督荊州后方,說明了王甫已經察覺到了潘濬、糜芳、傅士仁三個人都不可靠。而這一切都被王甫神預判了,事實也是證明了,趙累非常可靠,最后是陪同關羽戰死沙場的。可惜關羽沒聽啊,還是照常任用潘濬。
頂級謀士王甫獻了三策,關羽是基本全沒聽從,荊州豈能不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