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太淡漠或太泛濫都不是好事,但非要說一嘴,還是情感別太泛濫;
因為情感淡漠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你沒有情感訴求,別人就和你光明正大地談合作,談利益,不整那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彼此就對這段關系沒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而情感淡漠,又可以自動沖抵那些對你別有用心的人、指望吸你能量的人在你這“套利”的企圖;
對方內心戲再足,但見你理性冷靜,一副撲克牌臉,他就會知難而退。
對比之下,情感泛濫,往往源自病態自戀,或者共情能力太強,要么給了別人幻想的空間,能夠傷害別人;
要么感化不了別人,反而還導致自己內耗。
所以成年人,不要共情任何不是你階層的人,別情感泛濫到可以廉價的給予任何人的地步;
一個人長期處于潦倒失意的狀態,他為了生存,必然備嘗世人冷眼,這導致他們失去了正常的情感感知和辨識能力;
你釋放的是善意,你的動機很單純,但他們的解讀與你不同;
多數時候,他們會遵循人性很原始野蠻的那一面,他們是盯著腐肉的禿鷲,靠掠奪爭搶為自己主要的生存方式。
如果你太共情他們,給予他們溫暖和幫助,人家不大會感激你的付出,反而會怨你為什么沒有給更多;
你以為你很悲憫慈愛,人家卻覺得你在施舍冷飯給他,是居高臨下,是有優越感沒處使罷了。
向下兼容的前提是,你有足夠的保護好自己的能力,不會好心辦壞事,不會進一步激發人性的惡念。
你如果向上共情,那就更沒必要了;
“上面”的人,之所以能在上面,大概率是從下面摸爬滾打上去的;
人性的丑陋和不堪,人家比你明白,人家不是缺少共情能力,而是不隨便使用自己的共情能力;
因為他們一旦“動心起念”,能量就會外泄,隨之而來的是不可預料的人際上的麻煩;
如果一個人共情能量強,卻不輕易共情,那原因往往只有一個,就是共情太耗能了;
共情系統強大的人,不僅能對真善美有細膩深刻的感受,對假丑惡更是有細膩深刻的感受;
當他“動情”時,他就容易被感情左右,腦袋一熱,做出不理智的事,而忘記了自己的原則和初衷;
同時他們能自動復制別人的痛苦和憤怒,并將他們轉化為對自己的攻擊;
這太累了;
要想走得快,走得遠,卸下不必要的情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關卡。
說的直接點兒,一個共情能力強的人,往往對別人的情感反饋需求甚多;
然而現實中,不少人的情感系統已經被“閹割”了——不講情感,只談道理;
于是一種尷尬的局面形成了;
一些人盼望別人理解共情,而另一些人根本不具備理解共情別人的能力和愿力。
你的熱臉,貼了人家的冷屁股,尷尬不尷尬都另說,光是耗費你的心力,浪費你的口舌,犧牲你的眼淚,就很不值了;
共情能力強的人,需要提高是自己的認知共情能力,即了解一個人情緒情感的前因后果,做到適當的冷眼旁觀,保持理性客觀的態度,而非“深度融入其中”——跟著哭泣、沮喪、悲傷、氣憤。
還要盡量保持或適當降低自己的情感共情能力,避免自己消化不了他人的情感而令自己壓力太大。
但咱還得說,共情能力強,總體而言是好事,只是過猶不及,它是宜人性高的表現;
我們共情別人,不單單是為了別人,更重要的是為我們自己。
你向上共情,是夠不著人家的;
你向下共情,又容易讓這份情被稀釋,被誤解,被辜負;
何必呢?
共情自己就好了,尊重不同階層的人的生活方式,也是破除我執的過程。
說明: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圖文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