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更新了一個震撼消息:泡泡瑪特創(chuàng)始人王寧以203億美元(約1479億元人民幣)身家超越牧原股份秦英林,登頂河南新首富。
其公司市值突破3368億港元,年內股價漲幅超180%,旗下IP“ LABUBU ”在全球引發(fā)搶購狂潮 。
倫敦 的 門店因搶購爆發(fā)斗毆,聯名款盲盒被炒至2.8萬元溢價20倍……
6月10日,一件初代 的薄荷色 LABUBU 更是在拍賣行 以 108萬的價格被拍下, 成為“ 全球最貴 LABUBU ” 。
甚至 有 銀行 為了吸引存款, 用 Labubu 當做 存款贈禮 ,引得不少儲戶不在意利率也要入場 。
王寧的 “ 逆襲 ” :
從二本 學生 到全球潮玩教父
在 王寧的履歷中 ,沒有所謂的 “精英光環(huán)”。
1987年 ,他出 生于河南新鄉(xiāng) 一個 普通家庭 。
2009年 ,他 從 鄭州 西亞斯學院 的 廣告學專業(yè)畢業(yè)。
大學期間, 王寧 就 曾主持拍攝《愛上西亞斯》系列視頻, 攢下自己在 校園 內的 第一桶金 。
后來他又創(chuàng)立格子街,以一種新的方式開拓了商品銷售的場景。出售格子鋪后,他拿到了20多萬元的啟動資金,這筆錢幫他2010年在北京創(chuàng)辦了第一家泡泡瑪特門店。
泡泡瑪特董事長兼CEO王寧
圖片來源:泡泡瑪特官網
早期店鋪因同質化競爭瀕臨倒閉,直至2014年 ,王寧 赴日考察 , 發(fā)現 了 盲盒模式,并拿下 SonyAngel 代理權才扭轉頹勢。
敢想敢做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一路見證著他的蛻變。 此 后,他親赴香港簽下MOLLY版權,奠定 泡泡瑪特現如今這個 IP帝國 的 根基。
王寧的成功 , 依賴 的不是 技術壁壘,而是對情緒消費的精準洞察 ,以及 全球化 的 運營能力。
2024年,泡泡瑪特海外營收占比達38.9%,今年一季度歐美市場增速超600% !
今年年初,王寧就公開表示過, 泡泡瑪特2025年海外業(yè)務有可能就要超過50%,超過國內的業(yè)務,處于非常快速的增長速度。
他所創(chuàng)立的品牌,正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據瀟湘晨報,最新上市的 頭部IP Labubu 系列在美國、英國等地經常“幾分鐘內”售罄。由于需求火爆,在倫敦的斯特拉特福德韋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甚至爆發(fā)了“斗毆”事件。
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世界級名人,也都是 Labubu 的忠實粉絲。
貝克漢姆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的 Labubu
王寧的成功,給這個學歷貶值的時代打了一劑強心針。
在學歷之外,要想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到底靠什么?
學 歷貶值時代:
二本生的真實困境與突圍
王寧的母校 鄭州 西亞斯學院,是全國 數 千 所普通高校的縮影。
“雙一流”高校 在所有院校中仍屬于少數的存在,絕大部分 學生 還是 就讀于普通本科或職校。
在《我的二本學生》一書中,作者黃燈長期觀察了4500個學生的狀態(tài),跟蹤走訪長達十年,把二本學生這一“沉默的大多數”群體勾勒出一個清晰的線條。
她在書 中 記錄了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態(tài):
她所帶的2015屆畢業(yè)生中,最好的出路是去了廣州公交公司,多數人進入無名小企業(yè),也有人在奶茶店打單。
但給二本學生打上“流于平凡”的標簽是不公平的。走向普通和平凡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實況,即便是985、211學子也不例外。
名校學歷貶值 的當下,名校學子的困境更多了一層自我認知與就業(yè)現狀的困惑與矛盾。
曾經被稱為笑談的“本升專”,在今年也成為現實。
廣東嶺南職業(yè)技術學院近兩年接收超150名“回爐”考證的本科生,含985畢業(yè)生及碩博生。
一個清北學子在看完《我的二本學生》這本書后,發(fā)出感嘆:“我在這里看到的那種掙扎是一樣的。”
手持名校學歷卻被卷到無奈的高材生,和受困于第一學歷倍受挫敗的二本學生,在現實面前站 到了 同樣的痛苦邊緣。
在和黃燈、白巖松的讀書見面會上,一個學生說了這樣一句話,“話說回來,日子是過以后,不是過從前。”
在社交平臺上,針對王寧的成功, 就 有網友留下了這樣的評論:
以前投資人對泡泡瑪特創(chuàng)始人的評價:創(chuàng)始人學歷平平,沒正經上過班,說起話來表情平靜,沒感染力,團隊也沒精英。
上市后,每一位投資人都提到:王寧 性格沉穩(wěn)、話不多,喜怒不形于色,擁有消費創(chuàng)業(yè)者的許多優(yōu)良品格。
你的未來才決定了你的過去。
中產父母的認知突圍
從“唯名校論”到“適配性優(yōu)先”
近年來 張雪峰掀起的擇校爭議,本質是 教育 焦慮的投射。
名校學歷好像越來越不能“一錘定音”了,怎么找到適配自己家孩子的路徑?
王寧的成功和政策的風向,似乎能給中產父母們一些啟示。
2021年國家提出 ,到2025年 “職業(yè)本科招生占比不低于10%”, 并鼓勵應用型本科學校開展職業(yè)本科教育。
以其中的翹楚院校深圳職業(yè)技術大學為例,2024屆全國 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簽約率 在 7 0% 左右 , 而深職大的畢業(yè)就業(yè)率已經達到了 98.3%的就業(yè)率,超六成學生 還沒 畢業(yè)就被深圳頭部企業(yè)提前鎖定。
放下過度的名校執(zhí)念
大學擴招使得學歷貶值,“學歷膨脹” 時代已然來臨。
中產家庭父母應認識到,高考 絕不是 決定孩子人生的唯一因素,一次考試結果無法提前定義人生成敗。
就像王寧,他未被應試教育徹底規(guī)訓,保留了原生的生命活力。
他從大一起就積極行動,嘗試各種小生意,這種經歷為他積累了寶貴的商業(yè)經驗。
父母 要看到孩子身上除了成績以外其他的閃光點,看到自己家孩子獨特發(fā)展的可能性。
注重孩子綜合素質培養(yǎng)
《我的二本學生》中的學生,大多在高考的嚴苛備考中,過早地消磨了思考力與創(chuàng)造力。進入大學時,便帶著默然與疲憊。
而王寧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展現出了多方面的能力,如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從試錯中復盤的能力、對消費文化和亞文化群體的高度敏感等。這些能力 不是 單純的應試教育就能培養(yǎng)出來 的。
在成長過程中拓寬孩子的視野和可能性,也許就會在未來某個角落里生出不一樣的花來。
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與商業(yè)思維
王寧 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告訴我們,商業(yè)思維和財商的培養(yǎng)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 也 具有重要意義。
中產家庭父母可以從小讓孩子接觸真實的商業(yè)環(huán)境,比如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場所,讓他們了解商品從采購到銷售的流程,以及利潤是如何產生的。可以采用 “零花錢三三制”,即 30% 自由支配,30% 強制儲蓄,40% 用于家庭貢獻,讓孩子學會合理規(guī)劃金錢。
培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我的二本學生》中的學生在步入職場后面臨著職業(yè)發(fā)展的天花板,來自農村的學生還需承擔家庭經濟責任,生活壓力巨大。但他們大多在困境中保持著韌勁。
王寧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也面臨諸多困難,如資金短缺、業(yè)務轉型等,但他始終堅持,沒有放棄。
我們 要意識到,孩子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要過度保護,要讓他們適當經歷一些挫折。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引導他們積極面對,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王寧的千億身家與 LABUBU 的全球狂歡,為 “ 二本生 ” 撕開一道光芒。
無論是名校生,還是普通學生,都需要擁有“二本心態(tài)”——
《我的二本學生》作者 黃燈在家訪中發(fā)現:二本學生的家長常對孩子說“不怕的,不怕的”。
一位奶奶 因為 孫子成為五代內首個大學生,終于挺直腰桿 ……
這或許 也 正是中產教育焦慮的破局點 。
教育不是一場 零和游戲 , 非黑即白。 而是 要 幫孩子在世界的縫隙里,找到安放自我的坐標。
-每日教育新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