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確實是厲害啊,連美國軍隊都打不過他!”
一個中年男人看著手中記錄朝鮮戰爭勝利的報紙激動的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這個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國軍王牌胡宗南,當年他在擔任將領期間打下了無數的大仗。
成為了蔣介石最為信任的大將,然而當他遇到彭德懷之后,情況卻發生了極大的反轉。
盡管占盡了優勢卻依然被裝備簡陋的彭德懷打的落花流水。
那么為什么彭德懷能夠打贏?胡宗南又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一場惡戰
1947年,解放戰爭正處在白熱化的階段,國民黨將目標瞄向了我黨的一處根據地。
國民黨會議室當中蔣介石叫來了手下的一眾大將商討計劃,胡宗南一臉輕松地站了起來,用手中的教鞭指著地圖說到:“委員長請看,我決心在如下地方做出部署。”
看著胡宗南的講解,國軍將領紛紛露出了欣賞的表情,蔣介石也滿意的點著頭。
可以說當時的情況下,國民黨占據著很大的優勢了,派出了精銳部隊。
在地理上也占據著非常好的優勢,畢竟當時西北馬家軍也可以作為一個利用的目標。
到時候兩軍合圍,直接可以對根據地造成嚴重打擊,如果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我軍將會陷入危機之中。
并且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軍的手中還沒有先進的裝備,而國軍可都是精銳的進口裝備。
可以說這場戰爭蔣介石本身也是下足了力氣,在他看來這場戰爭至關重要,一定要將其拿下。
面對著這樣的局面,我黨也進行了一次會議,雖然前期有著豐富的依托地形作戰經驗,但是這次的情況不同,面對著敵人的數量很大。
正在這個時候彭德懷站了起來,主動申請希望能夠去前線指揮戰斗。
隨后簡單的講述了一下自己的作戰方案,獲得了一致的好評,最終彭德懷帶領軍隊進行作戰。
隨后彭德懷專門到各個部隊中去視察,發現了非常大的問題。
彈藥已經有了不足的情況,平均下來每個戰士只能拿到幾發子彈。
這就意味著戰斗力會受到很大的考驗,彭德懷一個人盯著戰略地圖整整看了一個晚上。
很快雙方的作戰就開始了,這一戰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一場艱苦卓絕的苦戰。
胡宗南的失敗
雖然在裝備上不占優勢,但是在戰術上我軍有很多新奇的想法。
彭德懷決定利用地形采用誘敵深入的方式來對抗胡宗南軍隊。
先派出一小部分人吸引胡宗南軍隊的火力,心高氣傲的胡宗南一看到我軍的火力,立刻選擇追擊。
這一下正中下懷,很快胡宗南的主力就鉆進了口袋陣當中。
主力指揮官看到前方一片安靜,立刻察覺到問題不對,想要扭頭逃跑。
結果從四面八方開始傳來槍聲,國軍想要突圍,但是根本找不出缺口。
最終在這個地方被我軍全部殲滅,胡宗南得知這個消息后大發雷霆。
殊不知此時的他已經開始亂了陣腳,這在戰場上是非常忌諱的事情。
于是在剩下來的作戰當中,我軍的隊伍將國民黨打的節節敗退。
實際上在彭德華的指揮下,我軍士兵的士氣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一開始有些士兵心里還嘀咕,國民黨裝備這么強究竟怎么打。
后來一實戰才發現,只要是戰術運用的好,是可以縮小雙方之間的差距。
當然這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雙方武器先進差距不是非常大。
最終我軍贏得了整場戰斗,成功的擴大了根據地,胡宗南只能兵敗撤退。
當蔣介石知道這件事后非常的憤怒,因為這是一場怎么看都能贏的戰斗。
同時這一戰也成為了胡宗南在蔣介石眼中耿耿于懷的一點,即便是后期逃到了臺灣之后這個問題也經常被搬出來。
蔣介石曾經專門調查過胡宗南,甚至一度懷疑胡宗南是不是有了背叛之心。
面對著眾人的不信任,胡宗南多次站出來表示,實際上這場戰斗的失敗也不能全怪自己,自己也是盡心盡力了。
甚至表示如果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己肯定能夠扳回局面,可是歷史中哪有這么多如果呢。
隨著建國后不久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國民黨方面對于這場戰斗極為關注。
這場戰爭的指揮官正是彭德懷元帥,在他的指揮下美軍的精銳都被打的落花流水。
當時美軍的裝備號稱是世界頂尖水準的,并且派出的指揮官也是二戰中有實力的悍將,即便面對著極端的環境和敵人先進的裝備,還有大量的轟炸機轟炸,我軍依然頂住壓力打贏了戰爭。
當這個消息傳到臺灣的時候,蔣介石感到震驚,他沒想到志愿軍有這樣的實力。
同時胡宗南卻非常的欣慰,這一下他可以證明自己前面說的話了,不是自己沒有盡力,而是彭德懷實在實力太強了,所以自己才會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