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之間,多地的“國補”按下了暫停鍵。
最初是從甘肅傳來的消息。5月10日起,甘肅全省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暫停了。
剛開始大家想著甘肅國補暫停只是個別區域的現象,結果就過了兩天,江蘇和遼寧的一些城市也傳來了國補暫停的消息。
5月12日,江蘇鎮江發了通知,說暫停家居家裝的補貼。就在同一天,遼寧的營口也發了通知,家電補貼暫停。
6月之后,國補暫停就成了比較普遍的現象。
6月2日,云閃付APP重慶消費品以舊換新頁面上發了一則公告,從6月2日起,家裝廚衛“煥新”27小類產品補貼資金暫停,6月3日起,綠色智能家電補貼暫停資格碼申領。
6月10日,鄭州商務局發了一則通知,6月11日起暫停領取消費品以舊換新家電產品的補貼資格券申請。
江蘇地區也傳出消息,家電“國補”暫停。并且從6月1日開始,“國補”線上和線下采取限額管理。
廣東的廣州、佛山、湛江等地已經暫停智能家居家電等類別的補貼。
根據國金證券的統計,截止6月10日,已經有安徽、河北、廣東、江蘇、福建等多地多個城市暫停了國補。
這讓正打算趁著618購物節購買家居家電的我們猝不及防。
不是說要促進消費嗎?不是馬上要618大促了?此刻正是促進大家消費的好時機,為什么突然之間就暫停國補了呢?
對于國補暫停的原因,各個地方的回應各不相同,但總結以來總共有兩條。
第一條是首批國補的資金已經用完了,后續的資金尚未下放,所以暫停補貼。
第二條是系統正在維護和升級,升級完成后就恢復正常國補。
這兩條不管哪一條,都說明多地“國補”暫停的事實已經形成。而且即使是后期恢復,補貼額的范圍大概率不如之前那樣廣泛,國補使用的各種限制條件都會添加上。
現在部分地區仍在運行的“國補”已經有從普惠式轉向精準調控的趨勢。像禁止跨區使用補貼、限時搶券、限額分配等方式已經出現。
如同今年上半年那樣有補無類、普降甘霖的情況是一去不復返。
關于國補暫停,官方的回應其實是滿真誠的。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如果你去扒扒今年國補的消耗情況,就能立馬明白為什么多地暫停國補了。
今年3月份官方發布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到了在2025年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來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
高層3000億,地方配套10%,加起來總共3300億的資金,截止到今年的5月31日國補資金的額度已經消耗了1550-1650億左右。6月份又遇到618大促下單月,預估還要消耗500億左右資金。
這么一計算,光今年上半年就能把全年國補資金消耗掉60-70%。
國補資金花的太快了。
當然資金問題是國補暫停的表層次原因,除此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上半年普惠式的國補下發,對于經濟的刺激尚沒有起到想要的效果。
當下的每一分錢都是要用在刀刃上,尤其是在當下財政收入和支出相對偏緊的情況下。
就拿今年1-4月的全國財政收支情況來說。
1-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616億,同比去年下降了0.4%,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是93581億,同比去年上漲了4.6%
這類似于一個家庭,今年掙得少了,花錢的地方反而多了,那在這種情況下還留出惠及民生的國補,自然希望能夠起到想要的刺激效果。
但是結合上半年已出的數據來說,很多消費補貼發揮出現的作用并不特別明顯。
只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能夠感受到國補效應。
今年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845億,增長了4.7%。從今年1月開始,社零增速明顯攀升,明顯高于去年的平均水平。尤其在國補補貼的家電器材和通信設備里面,銷售總額都是兩位數的增長。
按照一般規律,銷售額增長,那價格和銷量都會逐漸趨向正循環。但是你一細看今年的CPI,發現國補行業在價格正循環上并未有多大的起色。
反而如家用器具和通信工具兩個國補大戶,價格下降的趨勢不容樂觀,甚至比其他行業CPI下降的更加厲害。
這對經濟走出負CPI的泥潭并沒有起到多大的幫助。
第二個原因就耐人尋味了,國補期間出現了部分企業的騙補現象。
盡管國家已經做了各種防范騙補的措施,但是這種現象在今年上半年依然是屢禁不止。
商家騙補的行為相比較以前更加的隱蔽,更加的不易察覺。
市場上常見的騙補方式有這幾種。
先漲價后補貼,這種方式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在電商平臺上,商家把本該是自己給的優惠換成了國補。
還有針對國補生產特定型號的商品,或者說通過多次的虛假交易來一品多賣,騙取國補資金。
更有甚者,甚至形成了一整條的騙補鏈條,從招募羊毛黨,到購買國補資格,再到商家虛空發貨。整個過程看似完美無缺,完全符合國補要求。
基于上面的兩個深層次的原因,再加上國補更利于品牌商家,因為中小商家很難被納入到國補范圍,所以一定程度上也讓部分品牌商家搶了中小型商家的飯碗。
不管是從資金、還是從效果、以及對于造成的企業之間的不平等,國補的暫停和調整都是有必要的。
暫停之后國補后面還會恢復,這個多地已經回應。
畢竟在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之時,內需才是支撐經濟的柱石。
當下消費對于我國GDP增速的貢獻超過了一半以上。這還是今年一季度凈出口超預期的數據。
下半年在關稅戰的沖擊,外需向下的狀態之下,內需對于GDP增速的貢獻比例還將進一步上升。
所以,當下穩住內需,擴大內需是經濟的重要任務。
而以舊換新的補貼是短期內刺激消費,穩住和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這個措施在當下是必要的。
只要經濟一天沒有復蘇,相信國補這樣的舉措都會一直存在。
然而除了國補這種短期的刺激消費手段之外,真正提升內需的是另外兩個舉措。
一個舉措是提升工資計劃。
另一個舉措是房地產止跌回升。
這兩個舉措,一個對應著居民的工資性收入,一個對應著居民的財產性收入。這兩個才是解決居民消費問題的癥結。
高層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去年924之后,針對房地產喊出了止跌回穩的口號,有了轟轟烈烈的大救市。也讓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杭州等城市在去年年底和今年春天實現了房價的止跌回穩。
在今年3月份之后,漲工資三個字出現在了多個重要文件里,如廣東、福建、青海等地都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
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社會保障已經成為了決策性的共識。
可以這么說,我們在政策發力點上走在了正確的方向上。在這個方向上現在力度還不夠,還需進一步的發力。
所以下半年期待更多的惠民政策的發布,更多的關于房地產止跌回穩的措施出臺。這些政策和措施才是穩住經濟擴大內需的真正力量!
另外還想看更多的深度內容,或者想進入我直播間和我對話,點擊關注我的視頻號,每周不定時直播,和大家一起聊聊房子、經濟、投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