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晨曦中的上林縣萬畝垌香米產業示范區內,沉甸甸的稻穗隨風起伏,勾勒出一幅豐收在望的壯美畫卷。
上林萬畝垌香米產業示范區稻浪滾滾。龐春妮 攝
“示范區總面積超萬畝,我們公司流轉2000多畝土地,主要種植‘廣糧香2號’‘糧發香絲’‘糧發香油占’等優質常規稻香米品種。”上林縣振林農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經理黃文昌介紹,這些常規稻產出的大米香甜軟糯,畝產穩定在800至1000斤,預計7月初迎來收割季,屆時將直供珠三角、京滬等高端消費市場。
“上林大米”暢銷全國的背后,是全產業鏈的嚴格品控。從育種育苗到田間管理,從稻谷加工到成品銷售,每一個環節都融入精細化管理與先進技術,最大程度保留大米的色澤、口感與營養,鑄就卓越品質。
在上林縣祥發米業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全自動傳送帶高效運轉,工人熟練操作設備,將一袋袋包裝精美的大米裝車待發。“為保障產能穩定,我們采取夜間加工、白天包裝的錯峰生產模式,既避開用電高峰,又確保訂單按時交付。”公司總經理韋松仁說道。
作為廣西首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的大米品牌,“上林大米”自2012年起開啟品質升級之路,如今已構建起集育種、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上林縣水稻播種面積達36.41萬畝,占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近七成,稻谷總產量同比增長1%,白圩鎮、三里鎮等四大主產區成為優質稻米的核心產區。
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林縣將大米產業列為重點主導產業持續發力。2021年,各級財政投入1900萬元,用于種子培育、育秧場建設等關鍵環節;2023年,“上林大米”入選自治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項目;2024年,再獲自治區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000萬元。
生態賦能與品牌建設雙輪驅動,為“上林大米”注入強勁發展動力。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當地通過統一育秧、標準化種植等舉措,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目前,“上林大米”已獲得7個有機認證(含轉換認證),有機認證總面積達0.286萬畝,還攬獲5張富硒農產品認定證書與5張香港優質“正”印證書。與此同時,106畝工廠化育秧基地建成投用,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以4家日加工能力超50噸的龍頭企業為核心,年加工產能突破28萬噸;產業服務中心與行業協會的成立,更促進企業協同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真正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