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標實施:氣體檢測技術進入精準化時代
2025年6月1日,GB 12358-2024《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器 通用技術要求》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工業氣體安全監測邁向新階段。
該標準對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器的性能如測量上限、最小響應值、顯示分辨力、示值誤差、漂移、重復性、響應時間等作出具體要求。
1、術語與定義的更新
刪除了10個舊術語,如“傳感器”、“檢測范圍”等,同時修訂了12個術語和定義,如“檢測器”、“指示器”等。
新增了23個術語和定義,細化了儀器分類及性能定義。
2、分類要求的調整
新標準對儀器的分類進行了調整,新增了泵吸式、非接觸式、陣列式等細分類型,明確了“有效探測距離≥20米”。
儀器的分類標準更加細化,按功能分為氣體檢測儀、氣體報警儀、氣體檢測報警儀;按檢測對象分為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氧氣;按使用方式分為便攜式、固定式、泵吸式、擴散式、接觸式、非接觸式。
3、性能指標的提升
示值誤差:可燃氣體示值誤差從±5%LEL提升至±3%LEL,氧氣誤差從±0.5%VOL收緊至±0.3%VOL。
響應時間:可燃氣體泵吸式響應時間縮短至≤20秒,非接觸式儀器新增響應時間要求。
漂移要求:便攜式儀器的漂移要求更加嚴格,確保長期使用后仍能保持高精度。
4、新增功能與技術要求
新增無線通信要求、功能安全要求、浪涌(沖擊)抗擾度和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性能要求;新增蒸汽干擾測試要求,確保儀器在高濕度環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5、試驗方法的改進
振動與跌落試驗:振動試驗的加速度試驗條件、跌落試驗的跌落高度試驗條件有所更改。
高溫高濕測試:穩態濕熱測試要求更加嚴格,確保儀器在極端環境下仍能穩定運行。
電磁兼容性測試:新增靜電放電、射頻輻射、電快速瞬變脈沖群等抗擾度試驗。
6、選型、調整、校準與定期檢驗要求
新標準增加了儀器使用要求,包括儀器的選型、調整、校準與定期檢驗要求,其中明確了校準與定期檢驗的不同內容和周期的要求。
02 作業場所氣體風險:看不見的威脅
作業場所環境中的氣體檢測對象分為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氧氣幾大類。
可燃氣體的安全風險主要來源于燃氣泄漏、濃度超標以及操作不當引起的火災和爆炸事故。這些風險不僅威脅到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也可能導致嚴重的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
在進入設備檢修,或進入隔離生產間、地溝、地下室、貯存室等容易聚集有毒氣體的區域時,有毒有害氣體中隱藏著急性中毒、慢性侵蝕等風險,嚴重威脅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此外,氧含量也是作業環境中的重要指標。在進入一些可能缺氧的設備或場所之前,必須進行氧含量監測,含氧量低于18%時嚴禁入內,以防缺氧窒息。不僅如此,當環境中存在高濃度可燃氣體且氧含量過高,更容易發生燃爆事故。
03 高性能傳感器:新標落地的技術基石
針對工業現場的天然氣、液化氣、煤氣、 烷類等可燃性氣體的濃度檢測,可以選用催化燃燒型氣體傳感器、NDIR紅外氣體傳感器、TDLAS激光氣體傳感器等類型傳感器。
催化燃燒型氣體傳感器具有穩定可靠、抗振性能好、抗積碳、抗硫化物、抗硅化物中毒能力強、壽命長等特點,適用于工業現場的天然氣、液化氣、煤氣、 烷類等可燃性氣體的濃度檢測。
工業用催化燃燒型氣體傳感器
NDIR紅外氣體傳感器抗水氣強,高低溫范圍寬(-40 到 70℃),不中毒,選擇性好,壽命長,檢測量程寬可達 100%Vol,廣泛應用于存在可燃性、爆炸性氣體的各種場合。
紅外甲烷傳感器
TDLAS激光氣體傳感器采用無損吸收探測,抗中毒、壽命長,復雜環境下適應性強,不受背景氣體、水蒸氣、粉塵等的干擾,能在惡劣工況下穩定運行,是煤礦、城市地下管網等復雜環境中實現對甲烷高精度檢測的優選方案。
工業激光甲烷傳感器
電化學類氣體傳感器主要用于檢測各類毒性氣體及氧氣濃度。電化學傳感器具有功耗低、響應速度快、線性范圍寬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工業和民用領域的氣體檢測,可檢測臭氧、甲醛、一氧化碳、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氧氣等多種氣體,常用于便攜式儀表和氣體在線監測儀表中。
電化學氣體傳感器
安全不是冰冷的合規條款,更是對生命的敬畏。新標已經實施,當高性能傳感器成為工業現場的“數字哨兵”,我們守護的不僅是安全的作業環境,更是每個勞動者平安回家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