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相關截圖,特別致謝,侵刪。
小時候看《西游記》一直有個疑惑,為什么別的女妖,都貪念唐僧英俊的外表,想要和他成親,偏偏白骨精是個另類,想要吃唐僧肉?
直到多年后重刷才明白,我們都被騙了,白骨夫人竟然不是女人。
從萬壽山五莊觀出來后,唐僧師徒4人來到了一座險峻的山腳下,此時他們筋疲力盡,又餓又渴,孫悟空發現遠處山上有一棵掛滿果子的桃樹。
他去摘桃,以防妖精來襲,他又畫了個圈,讓唐僧他們待在里面。
孫悟空前腳剛走,白骨精就化作一名給丈夫送飯的村姑,就在妖精即將得逞之時,孫悟空回來了,他一棒子打死了妖精。
白骨精用分身術逃走了,留下一具假尸體,豬八戒卻挑唆,是孫悟空把一籃子飯菜,變成了蛤蟆和石頭。
唐僧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就念緊箍咒,要趕走他,孫悟空百般求情,才留下。
白骨精第二次又變成一個老婦人,又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了,和頭一回一樣,唐僧很生氣要趕走孫悟空。
第三次,白骨精變成一個老頭,孫悟空對妖精是毫不手軟,又把他打死了。
但這一次,妖精的原形是一堆僵尸白骨,脊梁上寫著“白骨夫人”四個字。
在豬八戒多次挑唆下,唐僧一紙文書,斷絕了和孫悟空的師徒關系,將他趕走了。
我們在看電視和電影中,把白骨精認為是個女妖怪,也是因為“白骨夫人”這個稱呼。
但白骨精根本不是“女人”,三打白骨精這段劇情,在《西游記》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內涵。
首先,這個故事涉及到佛教和道教的說法。
三打白骨精,其實也是“斬三尸”的隱喻。
在道教中,“三尸”代表,人體內部的三種“惡欲”。
在人頭部,讓人愚鈍沒有智慧;在人胸中,讓人妄想,不能清凈;在人腹中, 讓人貪圖男女飲食之欲。
“尸”的意思是:頑固滯留,不肯離開。
在《封神榜》中,也屢次提到斬三尸。
修道者,如想走上成仙之路,必須先鏟除掉“三尸”。
“三尸”的原型是三尸蟲,用來比喻潛伏在人體頭部、胸部和腹部的陰氣。
“三尸蟲”即陰氣,是盤踞在人心中的各種私心雜念和壞思想,是生命本能中的負能量。
斬三尸就是消滅壞思想,消除一個人的私心雜念。
尸體、尸骨、三尸蟲的“尸”都是同一個字,《西游記》就是用尸魔三系,演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來形容斬三尸的艱難曲折。
一個人,想要消除心中的欲望、雜念、壞思想,是非常不容易的。
陰和陽是相對立的,【陰】代表負面、消極的東西;【陽】代表積極正面的。
“陰”通常指女性,白骨夫人就是用這種藝術性的演繹手法。
所以,在《西游記》中,夫人兩個字,并不是說妖精是女的,而是一種隱喻。
暗示這個妖精,是陰氣,是負能量的化身。
另,在佛教中有“修白骨觀”一說,意思是:不管是美女還是帥哥,都會變老、變丑,最后都會化身一堆白骨,所以要熄滅對美色的貪戀。
三打白骨精,就是把“斬三尸”和“修白骨”相結合演繹出來的故事。
所以,白骨精并不是一個女妖怪,只是人私心雜念的一種隱喻象征。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別的女妖怪都想和唐僧成親,只有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了。
白骨精是第一個想吃唐僧肉,第一個成功挑撥師徒關系的妖怪,在故事里,暗示想要取得真經,團隊首先要團結。
一個團隊,如果內部支離破碎不團結,別說完成重要目標了,還沒開始就已結束。
在三打白骨精的上一回,是孫悟空和鎮元子結拜為兄弟的故事。
孫悟空明明闖了大禍,可結果卻是出盡了風頭,因此,豬八戒妒忌,唐僧心里更是不舒服。
當你看一個人不順眼時,就各種找毛病挑刺。
唐僧責怪孫悟空總是偷懶,不好好服侍自己,還把之前救孫悟空的事情,一再提及。
豬八戒更是各種挑唆,想趕走孫悟空,他來當大徒弟。
團隊5人,包括白龍馬,之前都是犯過錯的,也都曾是厲害的角色。
觀音把他們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團隊,一起為了保護唐僧取經這個目標而奮斗。
但他們心里其實是誰都不服誰的,孫悟空看不上唐僧一個凡人;
豬八戒妒忌孫悟空大師兄的位置,曾經自己也是天蓬元帥,憑什么我不能當大師兄?
唐僧明明是師父,可孫悟空的能力和本事遠比他強。
這就是人的私心、雜念、壞思想,如果不先根除,如果他們不先團結,不齊心協力,團隊很快瓦解,也注定是無法成事的。
《人民日報》說:聚陽才能生焰,攏指才能聚拳。
團隊協作中,每個人摒棄小我,心懷大我,將目標置于首位,互相扶持、彼此幫助,方能成就大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