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劇《潛淵》自2025年6月9日開播以來,迅速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這部由芒果TV、騰訊視頻、西安電影制片廠等聯合出品,黃曉明、高概念設定:《潛淵》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潛淵》以1940年的上海為背景,構建了一個危機四伏的諜戰世界。故事始于一場暴風雪中的意外——我黨地下工作者梁朔(黃曉明飾)在一次任務中頭部受傷失憶,在深山中被抗日獵戶兄妹救起。蘇醒后的梁朔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僅憑身上的一塊拼圖和零碎記憶線索,決定前往上海尋找真相。這一設定巧妙地將"失憶"這一常見戲劇元素與諜戰題材相結合,為后續劇情發展埋下多重伏筆。
隨著劇情展開,梁朔陷入了一個復雜的身份迷局:汪偽76號特務組織聲稱他是行動處處長;軍統方面則暗示他是復興社元老謝峻安的得意弟子;而實際上,他的真實身份是代號"清霜"的中共地下黨員。這種"三重臥底"的身份架構,使梁朔不得不在日軍、76號和軍統三方勢力的夾縫中周旋求生,為劇集注入了強烈的懸疑張力。
劇集的核心沖突圍繞"潛淵計劃"展開——日汪政府即將召開"和平共榮大會",而數千名被秘密囚禁的難民勞工將在會后被強征入伍。我黨地下組織制定"潛淵"行動試圖營救這些同胞,但執行該計劃的關鍵人物"清霜"(即梁朔)卻因失憶而不知所蹤。隨著記憶逐漸恢復,梁朔必須奪回一份塵封十余年的日諜名單,并發動身邊所有愛國力量,粉碎日方陰謀,解救千余名難民。
《潛淵》的敘事采用了多線并進的方式:一方面跟隨失憶的梁朔探索身份之謎;另一方面展現各方勢力對烈性炸藥的爭奪;同時穿插地下黨員江飛曼(菅韌姿飾)以評彈藝人身份周旋于日特之間的支線。這種復雜敘事結構本可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但也因信息量過大而導致部分觀眾感到混亂。
制作與表演:豪華陣容下的成與敗
《潛淵》的制作團隊堪稱諜戰劇領域的"夢之隊"。藝術總監由曾打造《平凡的世界》的毛衛寧擔任,導演王逸偉此前執導過《民兵葛二蛋》,編劇團隊由袁帥領銜。這樣的陣容本應保證劇集在視覺呈現和敘事節奏上的高水準,但實際效果卻引發了爭議。
從正面來看,劇集在年代氛圍營造上確實下足了功夫。無論是上海法租界的街景還原,還是角色服飾的細節處理(除了一些被詬病的"過于精致"的造型),都體現出了專業團隊的用心。動作戲的"拳拳到肉"感也獲得了部分觀眾的認可。制片方更是不惜成本,在雪地、車站、高樓等場景的拍攝上展現了較高的制作規格。
演員陣容方面,《潛淵》集結了多位實力派。黃曉明飾演的梁朔是絕對主角,這位雙料影帝在劇中挑戰了"失憶特工"這一復雜角色。從表演上看,黃曉明確實有所突破——他通過微妙的表情變化和肢體語言,展現了角色從迷茫到逐漸找回自我的心理歷程。劇中一些高難度動作戲,如高樓索降、雪地搏斗等,他也親自上陣,體現出了專業態度。
然而,黃曉明的表演也招致了不少批評。有觀眾指出,他在某些場景中仍難掩"霸道總裁"式的表演習慣,如刻意擺造型、過度注重外表等。特別是在與張佳寧的對手戲中,兩人之間的化學反應被指過于"偶像劇化",削弱了諜戰劇應有的緊張感。一位資深劇評人尖銳地指出:"47歲的黃曉明皺眉、抿嘴、板臉的樣子,在諜戰劇中顯得格外違和"。
配角陣容方面,張佳寧飾演的軍統譯電員謝念慈(綽號"小辣椒")獲得了相對一致的認可。她塑造的角色干練利落,為劇集注入了一股清新活力。菅韌姿飾演的地下黨員兼評彈藝人江飛曼則展現了多面性,但受限于劇本,其情感線的處理被指有些模糊不清。老戲骨劉威、于洋等人的加盟本應提升劇集質感,但他們的角色塑造相對單薄,未能充分發揮演技。
爭議焦點:為何評價如此兩極分化?
《潛淵》開播后迅速登頂收視榜,但口碑卻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在專業影評網站和社交媒體上,對該劇的評價幾乎形成了兩個極端陣營。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劇情邏輯與真實性爭議
最受詬病的是劇中多處違反物理常識和史實邏輯的情節設計。例如第一集中,梁朔用煤油燈點燃三名日軍士兵的場景被批"離譜"——實際上一盞煤油燈的油量根本不足以造成如此規模的燃燒。另一處引發熱議的是高樓逃生戲:梁朔單手抱著謝念慈,僅用布條纏手就從高樓滑降,落地后毫發無傷,這種"超級英雄"式的設定與諜戰劇追求的寫實風格背道而馳。
劇中人物的行為邏輯也常遭質疑。如謝念慈作為地下工作者,卻在執行任務時穿著醒目的嫩黃色大衣;梁朔重傷初愈就能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反派角色經常"降智"以襯托主角光環等。這些漏洞使得劇集被貼上了"抗戰神劇"的標簽,有評論尖刻地指出:"《潛淵》完美踩中了觀眾最反感的幾個雷區"。
2. 敘事節奏與信息過載
《潛淵》采用了復雜的多線敘事結構,試圖同時展現梁朔的身份探索、炸藥的爭奪、地下組織的行動等多條故事線。這種野心本值得贊賞,但實際執行卻導致前幾集信息量過大,普通觀眾難以跟上節奏。
劇集在剪輯上也存在問題——為營造懸疑氛圍,頻繁使用閃回和碎片化敘事,結果反而讓劇情顯得支離破碎。一位觀眾抱怨道:"第一集可能看著劇情覺得有點亂,再加上男主部分失憶了,那么他追蹤真相的過程,也就看起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不成體統"。
3. 風格定位的混亂
《潛淵》似乎一直在"嚴肅諜戰劇"和"商業動作片"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它試圖通過"信仰重鑄"的主題和年代細節營造正劇質感;另一方面,又加入了大量夸張的動作戲和偶像劇式的情感互動。
這種風格分裂在黃曉明的表演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他時而展現出特工的沉穩老練,時而又回歸到"耍帥"模式。有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黃曉明這次似乎把'霸總式'演技直接搬進了諜戰劇"。
盡管存在諸多爭議,《潛淵》的市場表現卻相當亮眼。首播當日,該劇在CVB總局大數據收視率達0.45,份額2%,創下金鷹劇場今年首播收視新高;酷云數據收視率0.5755,峰值達0.7581,同樣位列省級衛視第一。這樣的成績證明了觀眾對優質諜戰劇的渴求,也反映出該劇在營銷上的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