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心靈都是自然宇宙與人類智慧的結晶, 每一個孩子都有豐富的心靈與巨大的潛能,教育只需要將其內在的良知良能喚醒。
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像一個藏滿寶藏的盒子。在這個盒子里,有智慧、有理性、有意志、有品格、有美感、有直覺等生命的能量。
如果我們不能揭開人類心靈的神秘面紗,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我們不能潛入到人類靈魂的最深處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教育的力量。
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師傅,在蘇格拉底很小的時候,有一次他父親正在雕刻一只石獅子,小蘇格拉底觀察了好一陣子,突然問父親: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雕刻師呢?” “看!以這只石獅子來說吧,我并不是在雕刻這只石獅子,我是在喚醒它!” “喚醒?” “獅子本來就沉睡在石塊中,我只是將他從石頭監牢里解救出來而已。”
“喚醒”多么富有啟發意義的教育箴言。
我們的孩子,特別是我們認為成績不好的孩子就是石塊里面沉睡的獅子,我們應該喚醒他們心靈深處的天賦潛能和內在力量,讓孩子從蒙昧中醒來。而不是一味地強行要求孩子學習,無限度地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
孩子在被動狀態下的學習只是應付差事,對孩子的智力啟發是毫無意義可言的。 我們要做心靈的喚醒師,要做高超的雕刻家,而不是只做孩子學習的催促者與強行灌輸者。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傳授和灌輸某種外在的、具體的知識與技能,而是要從心靈深處喚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識、生命意識,促使孩子價值觀、生命感、創造力的覺醒,以實現自我生命意義的自由、自覺的建構。
教育的過程也不僅是要從外部解放孩子,而且要喚醒孩子內在的心靈能量與人格理想,解放孩子的智慧,發展孩子的潛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這位智慧的希臘老人的故事給我們的啟迪是: 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呵護好孩子明凈的心靈, 讓他們見微知著、觸類旁通、自覺自悟,在成長中收獲自尊、自信,樹立生命價值意識。
當有一天, 孩子驚喜地感受到一種躍動的活力、一種難以遏制的生命激情與力量的時候,教育也就觸及到了其真正的本質——“喚醒”, 這也正是心教育的精髓與智慧之所在。
喚醒不只是依靠外界的一種力量,更重要的是一種自我覺知與自我喚醒的覺悟與力量。
教育要作喚醒的功夫,而不是強行地灌輸知識。當孩子的求知欲望與生命的力量被喚醒之后,孩子就會自覺主動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這個探索的過程也就是孩子自我喚醒心靈智慧的過程。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教育。
當孩子能夠進行自我教育的時候,孩子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與生命成長的體驗,這種親身的體驗以及知識的得來是經過他自己驗證的。
這樣也就將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培養了起來,孩子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慧。
孟子說:“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智”就是智慧。智慧并非知識,但卻離不開知識。智慧可以說是適用的知識,是知識與價值觀的具體結合,來自于對生命、自我與世界的深刻體驗與反思,并形成了動態的判斷力。
因此,它是一種德性,也是一種明覺,在生活中實現為真善美與和諧、無執、超越等價值形態。
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僅僅看做是在嚴肅的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喚醒教育和自我教育。 從某種意識上講教育的所有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喚醒人類心靈中的真、善、美。
我認為,讓孩子早一點了解和學習事物,讓孩子多接觸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讓孩子多讀經典作品等等,都是喚醒孩子心智的重要方法。
孩子的心智喚醒了,他就會留心發現周圍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并思考怎樣與世界發生聯系,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孩子自然會得到成長力量,并一定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方向。
來源|尖叫童年
版權聲明| 本號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系,更正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