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速度更要質量!
作者:喬治
編輯:古道
風品:俊逸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游客免簽的蝴蝶效應,還在持續釋放中。
6月12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即日起,印度尼西亞公民可適用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便捷來華。至此,適用國家已增至55國。
玩好的前提是吃好、住好。對于這波大福利,酒店業頭部著實卯足勁兒、搶占先機。6月4日,錦江酒店公告稱,為深入推進全球化戰略,加強與境外資本市場對接,進一步提升治理透明度和規范化水平,擬啟動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擁抱全球、提煉內功,錦江酒店做大做強的愿景很誘人。不過,港股機構為主、投資風格向來理性務實。二次上市,價值成色如何、做好充足準備了么?
1
十年磨劍、加速出海有根基
能夠肯定的是,免簽互免政策的持續深化是一次雙向奔赴,引來更多“老外”的同時,中國護照“含金量”也日益提升。能否抓住個中巨大機遇,是錦江酒店一場硬仗,也是此番上市的一大看點故事。
以上海地區為例,據澎湃新聞,4月以來浦東、虹橋兩大國際機場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員數量合計達10.7萬人次,同比增加19.5%。上海邊檢總站上海機場邊檢站執勤三十隊副隊長繆燁介紹,“以浦東機場口岸為例,近一周來,我們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員數量超10萬人次。”
實際上,錦江酒店早就有國際化動作。如2015年,通過旗下上市公司錦江股份(錦江酒店前身)收購法國盧浮酒店集團100%股權,成功進入歐洲市場。后者旗下運營的Première Classe、Kyriad等七大品牌,進一步補充了錦江中高端的品牌矩陣。截至2024年底,盧浮集團旗下運營酒店共計1168家。
2018年,錦江國際聯合收購麗笙酒店集團股權,高端商務市場再落一子。 近年又開啟規模化出海,借助收購+合作雙輪驅動,勾勒更深、更廣的全球化產業版圖。
據南方都市報,2024年底,錦江宣布將攜手馬來西亞酒管集團RIYAZ推進錦江都城、暻閣、非繁云居、麗楓、錦江之星五品牌,進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老撾、柬埔寨、菲律賓6國的項目開發、籌建支持及運營管理工作。2025年5月,錦江都城品牌老撾首店已簽約落地瑯勃拉邦。
根據規劃,未來5年內,雙方將在上述六國拓展超百個酒店項目。在錦江看來,上述地區的酒店連鎖化率較低,市場開拓及管理成本較小,酒店從業人才豐富,且華人比例較高,未來規模化發展潛力巨大。
上述出游潮又燃一把火,內地居民呈現“短途周邊游”特點,東南亞熱度首屈一指。據馬來西亞2025年2月10日官方數據,該國去年共接待3796萬人次國際游客。中國為馬來西亞過夜國際游客第三大客源地,游客數328.7萬人次,較2023年增加181萬人次。
截至2025年一季度,錦江酒店旗下簽約酒店已覆蓋中國大陸境外55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營收140.63億元,其中酒店業務收入138.21億元,海外酒店收入42.56億元,占比超30%。
可見,得益于前瞻卡位、十年磨劍,錦江酒店國際化已漸入收獲季。乘著政策東風,此次H股上市是一次厚積薄發,也是規模化出海的加速器。
2
實力、責任、溫度 感受錦江特色
能夠穩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寶座,錦江酒店是有自身獨特秘籍的。
目前,旗下共運營管理著43個酒店品牌,構建了一個從低中高端全覆蓋的品牌矩陣,能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聚焦此次出海的五大品牌,各有特色且不斷升級。
首先,錦江都城品牌文化源于上世紀30年代,有著清晰的中高端商務定位、較深厚的品牌積淀。《商業評論》2024年度民族品牌榜單中,錦江都城與華為、紅旗等一同入選。在開年三月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文旅星光獎頒獎典禮上,錦江都城又將“年度民族酒店品牌”收入囊中。
2024年10月,錦江都城在山東日照舉辦“錦江都城3.0開放日”,宣布其先鋒煥新3.0首店啟幕。當年國慶期間,煥新取得開門紅:日照萬平口景區的錦江都城酒店綜合入住率1日至6日高達90%以上。未來,錦江都城將深入拓展國內三線以上城市,并作為集團出海重點品牌,開啟全新征程。
暻閣酒店、非繁云居,一直是度假賽道主力。前者借助對自然元素、健康平衡、正念探索、感官律動的全方位暻閣之旅,打造東方謐境。在2025“龍雀指數”頒獎現場,錦江酒店(中國區)旗下云居酒店系列喜獲“年度最具投資價值度假酒店系列”。
麗楓酒店則將薰衣草元素、香氛文化與酒店相結合,憑借特色體驗領跑國內中檔酒店賽道。經過11年發展,全國簽約酒店破2200家,覆蓋中國324個城市,接待人次過億。
而1996年創立的錦江之星,更是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型酒店品牌,作為賽道定義者、開創者,至今其已進化到5.0,品質躍升兼具降本增效,總規模超1000家。
6月5日,錦江酒店(中國區)第四屆“綠色生活創益周”舉行。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酒店所有綠色清潔劑均獲“十環認證”,其可避免含氯消毒劑及季銨鹽類化合物殘留帶來的呼吸道刺激和皮膚過敏問題。
據21世紀經濟報,2024年,錦江旗下境內外共有4739家酒店完成HSB驗證,超額達成年度目標,這在全球酒店業中具有綠色引領性。以“去塑化”行動為例,將牙刷、梳子等酒店“六小件”替換為秸稈制品;推行以大瓶裝沐浴用品替代小支裝及一次性香皂;實施“床單重復使用計劃”......
2024年,入選“2024年度綠點中國可持續實踐案例”“第二屆(2024年度)國新杯·ESG金牛獎百強榜”,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入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上市公司ESG優秀實踐案例”,ESG評級居行業前列。
行業分析師王彥博表示,綠色、健康、可持續已是全球酒店業的價值標配。能在多元化、全品類的品牌體系中全面貫徹綠色理念,體現了錦江酒店較強的執行力和前瞻性。打磨企業核心競爭力,往往體現在細微末節處。一點一滴踐行“心之安處,錦江酒店”品牌主張,是實力、責任體現,更是一種溫度表達。這三者匯聚形成了錦江的特色文化,可以打破時空界限、文化區域隔行,成為國內國際開疆拓土的一個利器。
3
從輕資產到數字化 改善規模效應
2024年,錦江酒店新增開業酒店1515家,已簽約酒店合計達17391家,規模效應進一步強化。
但凡事總有兩面性,這么多酒店執行層面是個考驗。如何上下一盤棋、高效協同,也是酒店業全球化的一道核心考題。
對此,借助數字化轉型,整合錦江全球酒店互聯網平臺WeHotel、錦江全球采購平臺GPP、錦江全球共享服務平臺SSC,構建“三平臺”運營管理體系,實現錦江會員系統線上入口、積分規則、管理系統的“三統一”。
雙“三”加快推進了錦江全球會員生態體系建設,有利對各業務板塊透明化集中管控,促進降本增效,實現品牌、會員、供應鏈、運營管理等資源優化配置。
財報數據披露,截至2024年末,錦江酒店有效會員總數2.04億。在2025年經營計劃中,錦江專門提到“加快會員體系建設”。以“錦江薈”APP 和“錦江薈微信公眾號”兩大線上運營陣地為核心,豐富平臺型活動,從會員視角,選取最優質的資源及權益提高會員粘性。聚焦會員權益煥新,持續提升權益體驗;配合落實會員權益保障計劃,保證官渠價格最優原則。
另一廂,通過優化資產結構,強化“輕資產”運營。如2024年4月,完成對全資子公司時尚之旅100%股權的轉讓,后者擁有21家酒店物業。錦江稱,轉讓符合公司輕資產發展戰略,有利提升主營業務經營能力和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再如降低直營酒店量占比,提升輕資加盟店比重。以近三年數據為例,2022年錦江酒店直營酒店數量減少85家,其中,已開業的有限服務型連鎖酒店中,直營店為836家,占比7.23%。2023年直營酒店量為716家,占比6.11%;2024年為686家,占比5.11%。
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大型酒管集團幾乎都在通過委托管理和特許經營的模式進行輕資產擴張。例如,全球第一大酒店集團萬豪集團幾乎不直接持有酒店資產,而是通過管理加盟和特許經營的模式來實現高利潤率和穩定現金流。
酒旅行業觀察人士張旭云表示,多股力量介入輕資產運營,背后是我國酒店連鎖化率逐年提升,擠壓部分單體酒店的生存空間。同時,酒管集團通過特許經營和委托管理獲得更加穩定的收益。通過強大的品牌力、會員體系等,連鎖品牌在獲取客源上更具優勢。再加上地產業當下處境,選擇輕資產輸出酒店產品,可以打造成一個新盈利點。
有經驗、有特色、有革新魄力,這些因素共同匯聚了錦江酒店價值底色,二次上市底氣。
4
遺憾雙降 破題“規模不經濟”
不過,這個不代表就穩了。光鮮背后,一些槽點隱憂同樣不能忽視。
首先,是業績壓力。作為行業規模龍頭,不斷開店的同時,錦江卻遇到“賺錢”難題。2024年營收140.63億元,同比下降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9.11億元,同比下降9.06%;其中四季度,歸母凈利虧損1.95億元。
進入2025年頹勢仍在繼續,一季度營收29.42億元,同比下降8.25%;歸母凈利3601.21萬元,同比下降81.03%;扣非歸母凈利2661.45萬元,同比下降57.29%。毛利率31.85%,同比下降3.5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24個百分點;凈利率1.76%,同比下降6.18個百分點、環比上升6.03個百分點。公司資產負債率達65%,總負債297.34億元,流動負債136.94億元,流動性壓力較大。
要知道,一季度公司期間費用9.45億元,同比減少1.16億元。除了研發費,銷售、管理、財務費均同比收縮,歸母凈利還是降超八成、降幅遠超營收,疊加去年四季度的業績轉虧、較高負債率,難免讓外界審視企業的盈利水平、成長穩健度。
回望2024年,酒店行業擴張潮涌,錦江、華住、亞朵等頭部玩家紛紛加速布局,酒店量大幅攀升,這也讓市場陷入“供過于求”困境。如何解決單店盈利能力不足、“規模不經濟”問題,合理把控擴張節奏、增加自身運營競爭力,內生外延并舉以緩解資金壓力,錦江仍有不少難題待解,是此番IPO不能輕視的看點。
上升到全球化視角,盡管布局成績單可圈可點,卻難掩境外業務虧損的現實。
2024年,錦江酒店海外酒店業務凈利虧損5689萬歐元,比2023年同期增加339萬歐元。追其原因,上述巨資收購的法國盧浮酒店不得不提。除去2015年收購花費的12.88億歐外,2024年4月,錦江酒店還增資23.5億元。而受國際環境和歐洲經濟放緩以及國際酒店市場競爭等多重影響,盧浮酒店集團已連續多年虧損,繼而拖累了整體公司業績。
換言之,全球化不只有鮮花掌聲,還有驚濤暗礁。資本并非萬能藥,如何行穩致遠、規模質量并舉、盡快培育出出海盈利點,是此番二次上市需向投資者解答的議題。
畢竟,大市場更強競爭,競品出海分食動作同樣凌厲。如萬達酒店及度假村旗下品牌"萬達文華"的老撾萬象店2024年6月正式運營;當年8月,華住旗下MaXX美侖美奐酒店入駐柬埔寨金邊中心......
機遇挑戰并存,想來這就是錦江酒店的魅力所在。往期看,企業鮮有直線躍升者,螺旋式成長是常態,不斷發現問題、化解問題,這是發展的永恒動力,錦江酒店同樣不例外。作為國內酒店業龍頭,其全球化是必須之舉,但時不我待又如烹小鮮、極度考驗企業定力、實操高效性、策略精準度、戰略前瞻性。
作為國際化資本平臺,港股為錦江酒店的全球擴張起到了鏈接紐帶作用。不過還是那句話,資本不是萬能藥,想要真正名利雙收、講好全球故事,還需盡快達成規模效應、在擴展收益間找到平衡支點,讓業績支棱起來。畢竟,即叫好又叫座的長線價值,才能打動務實理性的港股投資者。
錦江酒店做好準備了么?
本文為首財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