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讓人逐漸失去力量的疾病,事實也確實如此。簡單來說,這是一種遺傳性的肌肉疾病,患者從發病開始,肌肉會慢慢變得無力、萎縮,最終可能連走路、抬手甚至呼吸都變得困難。它的可怕之處在于“進行性”三個字——病情不會停下,只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嚴重。有些患者早期還能勉強維持生活,但如果不重視干預,肌肉退化的速度會像滾雪球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很多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存在誤區。有人覺得“反正治不好,不如躺平”;有人認為“現在還能動,等嚴重了再看醫生”;還有人迷信偏方,耽誤了正規治療。這些想法就像給病情加速。
肌肉的退化一旦開始,就不會主動暫停。拖一天,肌肉纖維就多流失一點;拖一個月,關節可能就多僵硬一分;拖一年,身體機能或許已難以逆轉。說白了,疾病本身雖不可治愈,但通過科學干預完全能“踩剎車”,而拖延就是在親手松開剎車,任由病情沖向深淵。
- 長期不運動,肌肉萎縮和脂肪堆積會壓迫骨骼,導致關節變形;
- 呼吸肌無力時,一次感冒就可能演變成肺炎,危及生命;
- 吞咽功能衰退后,營養不良又會進一步削弱免疫力……
這些連鎖反應的背后,往往藏著患者“再等等”“還能忍”的僥幸心理。殊不知,每一次猶豫都在為惡化鋪路。
肌肉用進廢退,科學的康復訓練能最大限度保留功能。哪怕只是每天抬腿十次、握拳二十下,也能延緩關節攣縮。許多患者因怕累怕疼而逃避鍛煉,結果肌肉流失速度遠超預期。
這類患者需要更高比例的優質蛋白,但吞咽困難常讓人“湊合吃”。這時不妨把食物打成糊狀,少食多餐;鈣和維生素D也要跟上,防止骨質疏松。營養跟上了,肌肉才能多一份“抵抗退化”的資本。
焦慮和抑郁會加速身體機能衰退。試著把注意力從“我失去了什么”轉到“我還能做什么”。
和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較量,本質上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耐力戰。今天多做一個深呼吸訓練,明天或許就能少住一天醫院;明年或許還能自己拿勺子吃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