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固鎮縣人民政府批準,固鎮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決定7月7日以拍賣方式出讓2(幅)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張用地藍圖,正悄然改變皖北這座小城的未來命運。
“垓下之戰成云煙,淮河文明數千年”。在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坐落著素有“漢興之地、勝利之城”美譽的固鎮縣。今年3月,這份《固鎮縣2025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正式發布,2047畝土地將重新劃分用途,為城市未來發展方向定下基調。
這份文件并非孤立存在,它與新近獲批的《固鎮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共同構成固鎮縣發展的空間藍圖。作為固鎮縣首版“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明確了城市發展邊界和生態保護紅線。
NO.1|壹
科學規劃,引領未來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龍頭。固鎮縣在制定土地供應計劃時,緊密圍繞城市的總體發展戰略,以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土地為基本要求。按照“保民生、促發展”的總體要求實施差別化土地供應政策。
在具體規劃布局上,固鎮縣科學劃定了“三區三線”。根據規劃,全縣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140.64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不低于126.90萬畝,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20.46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不超過53.85平方千米。
這些剛性約束為城市的有序擴張和合理布局提供了明確指引。規劃一經批復,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保證“一張藍圖繪到底”。
值得注意的是,固鎮縣面臨著煤炭開采區與優質耕地集中分布區高度重疊的問題。2020年采煤沉陷區已損毀耕地0.33萬畝,預計到2035年將進一步擴大到0.6萬畝,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更顯緊迫。
NO.2|貳
區域協同,共同發展
南城區:完善功能,提升輻射
南城區作為固鎮縣重點發展的區域,在此次土地供應計劃中備受矚目。計劃明確提出要保障南城區的土地需求,進一步完善南城區的城市功能。
隨著土地供應的到位,南城區的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將匯聚于此,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務。
同時,商業的繁榮將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增強南城區的人氣和活力,使其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固鎮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北城區:加快建設,煥發新貌
北城區的建設也在加速推進。加快對北城區建設項目的土地供應,將為北城區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北城區可能會迎來一批新的住宅小區、商業綜合體以及產業項目。這些項目的落地將改善北城區的城市面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將為北城區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通過合理的土地規劃和項目布局,北城區有望實現與南城區的協同發展,共同推動固鎮縣的城市化進程。
縣經濟開發區:壯大園區,助力產業升級
縣經濟開發區是固鎮縣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繼續支持發展壯大縣經濟開發區園區建設,及時為入園企業提供所需土地,體現了固鎮縣對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在土地供應的保障下,縣經濟開發區將能夠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尤其是支持工業產業中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低碳循環項目的用地需求,將有助于推動園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這些優質企業的集聚,將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提高園區的產業競爭力,為固鎮縣的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鄉鎮:統籌城鄉,促進鄉村振興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區域協調,是固鎮縣土地供應計劃的又一重要目標。支持部分初具規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前景好的鄉鎮地方企業,對于推進新農村和城鎮化建設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合理安排鄉鎮企業的用地,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同時,這也有助于推動農村人口的就地城鎮化,緩解城市的人口壓力。
實現城鄉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NO.3|叁
多元供應,保障需求
商住類用地:審慎布局,穩定市場
2025年度固鎮縣商住類用地約86畝。在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大背景下,審慎開展住宅用地供應顯得尤為重要。進一步提高政策性住房的比例,合理把握供地時序,將有助于著力改善民生和穩定房地產市場。
增加政策性住房的土地供應,能夠滿足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解決他們的住房困難,體現了政府對民生的關懷。同時,合理控制住宅用地的供應節奏,避免市場供應過剩或不足,有利于穩定房價,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提升配套,增強福祉
約309.4畝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將為固鎮縣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供有力保障。保障這些領域的土地供應,對于提高固鎮縣的區位優勢,增強競爭力,完善服務能力具有關鍵作用。
更多的教育用地將用于新建學校或擴建現有學校,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醫療用地的增加將推動新的醫療機構建設或醫療設施的升級,提升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
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落實,將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交通運輸用地:完善交通,暢達四方
交通運輸是城市的血脈,約651.6畝的交通運輸用地將助力固鎮縣完善交通網絡。無論是城市內部的道路建設,還是對外交通的連接,都離不開土地的支持。
新的道路建設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加強與周邊城市的交通聯系,如高速公路、鐵路等項目的推進,將使固鎮縣更好地融入區域發展格局。
提升固鎮縣的區域影響力,促進人員、物資、信息的快速流動,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工業用地:保障產業,推動發展
工業用地約1000畝,充分體現了固鎮縣對工業發展的重視。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保障工業用地供應,能夠滿足企業的擴張需求,吸引更多的工業項目落地。
在土地供應過程中,優先保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高效、高輻射、低耗循環項目的供地,將有助于推動固鎮縣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通過引導產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為固鎮縣的經濟騰飛奠定堅實基礎。
第一房智庫觀點:
固鎮縣2025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是一份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發展規劃。它以科學的城市規劃為引領,注重區域協同發展,通過多元化的土地供應,滿足了不同領域的發展需求。
土地計劃背后,是固鎮縣對發展與保護的精準平衡。在53.85平方公里的城鎮開發邊界內,固鎮縣巧妙分配每一寸土地資源,既保障了南城區和北城區的發展空間,又嚴守140.64萬畝耕地保護目標,體現了對糧食安全底線的堅守。
工業用地占總量近50%的配置,彰顯了固鎮縣“工業強縣”戰略的決心。通過1000畝工業用地的精準投放,特別是向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項目傾斜,固鎮縣正加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與2024年相比,2025年工業用地占比從46%提高到49%,體現了固鎮縣在蚌埠北城新區(甬蚌合作產業園)建設上的加速布局。
公共服務用地占比15%的安排,反映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特別是固鎮縣職業教育綜合能力提升項目309.4畝教育用地的供應,將顯著提升區域人才培育能力,為產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面對采煤沉陷區擴大的生態挑戰,固鎮縣在規劃中預留了生態修復空間,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前瞻性。
這份計劃的實施,將為固鎮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在經濟層面,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在社會層面,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在城市建設層面,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隨著2047畝土地的有序釋放,一座“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現代化新城正在皖北大地加速崛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