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17日,由廣東省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承辦的2025年廣東省肝癌學術會議暨廣東省抗癌協會肝癌專委會年會在廣州成功舉辦。
本次會議匯聚了國內肝癌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通過主旨報告、專題論壇、病例討論、學術競賽等多種形式,聚焦肝癌診療前沿與臨床實踐熱點,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學術研討與交流。5月17日上午,大會主會場正式揭開帷幕,執行主席、專委會主任委員韋瑋教授轉達了廣東省抗癌協會理事長、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院長對大會召開的祝賀和寄語,專委會名譽主任委員郭榮平教授做了精彩的開幕致辭。
廣東省抗癌協會肝癌專委會主任委員韋瑋教授
廣東省抗癌協會肝癌專委會名譽主任委員郭榮平教授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腫瘤釔90治療中心主任曹明溶教授出席會議,作題為《釔90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的分享,并與專家們共同交流釔90這一技術在肝癌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和進展。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曹明溶教授
釔90作為一種放射性同位素,通過選擇性內放射治療(SIRT)技術,借助含釔 90的微球,經肝動脈精準輸送到肝臟腫瘤組織內部。釔90衰變釋放的高能量 β 射線,在腫瘤內部精準打擊癌細胞,就像在腫瘤內部投放了無數個微型 “精準炮彈”,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很小,為肝癌治療開辟了全新路徑。
在治療優勢方面,釔90技術展現出了硬核實力。它具備強效縮瘤能力,能顯著縮小腫瘤體積,實現降期轉化,對初始不可切除肝癌,釔90可使腫瘤體積縮小,甲胎蛋白(AFP)水平顯著下降,為大多數患者爭取到手術機會。通過放射性肝段精準損毀,部分患者實現腫瘤完全病理緩解,達到外科手術同等療效。還可增大余肝,為后續可能的手術治療創造有利條件。對于棘手的門脈癌栓,釔90也表現出色,能夠有效清除,改善患者預后。
目前,釔90已在全球超50個國家應用超12萬人次,被NCCN、ESMO等權威指南推薦。2022年1月,釔90正式獲批進入中國內地。在中國,隨著《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版)》將其納入推薦方案,以及多方的積極推動,釔90正從“少數中心探索”走向“廣泛臨床應用”。
據曹明溶教授介紹,作為華南地區第一家獲批開展釔90治療的三甲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釔90治療肝癌方面取得了系列積極成果,擁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自2022年8月完成華南地區首例釔90樹脂微球肝癌精準手術以來,截至2025年4月,已為全國300多名患者成功實施釔90治療。
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完成的華南首例釔90治療中,患者為肝右葉巨塊型肝癌(直徑7.3cm),甲胎蛋白高達90000ng/ml。術后腫瘤縮小至4cm×4.3cm,甲胎蛋白降至正常范圍,實現臨床治愈。該治療被多家權威媒體報道,成為中國釔90肝癌治療領域的重要案例。
曹明溶教授帶領的肝癌MDT團隊在釔90治療基礎上,還積極開展個體化精準劑量學研究、釔90微球精準內放射聯合免疫療法等前沿臨床研究。他們嚴格遵循國際國內肝膽胰腺癌腫指南和診療規范以及循證醫學成果,為患者量身定制更精準、優化的治療方案。這種多學科協同模式,不僅提升了釔90治療效果,更為肝癌治療領域注入了創新活力,助力釔90治療不斷向前發展。
隨著技術普及與多學科協作深化,更多肝癌患者有望從釔90這一“精準治療利器”中獲益,迎來生命新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