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艾米媽~
寶寶聰明不聰明,真的可以一眼就看出來嗎?
周末去參加一個老同學兒子的滿月酒宴,看到她家寶寶后,很多人都夸:“寶寶一看就很聰明,長大了一定是學霸。”
當時,同學的婆婆抱著孫子就合不攏嘴,看到別人夸自己的孫子,老人自然高興了。
大家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寶寶聰明呢?難道聰明的孩子,自帶“聰明相”嗎?
確實如此,雖然說來參加滿月酒宴的親朋好友,都會理解性夸下新生寶寶,但是,聰明的孩子,確實可以從小看出來。
如果孩子從小有下面這3個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是典型的“聰明相”,有的表現容易被誤解,尤其是老人理解。
一、沉迷一件事,喊都沒反應
你發現沒有,有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專注于做一件事,并且專注的時間挺長。
有不少家長說,他們家孩子一個玩積木或者玩具的時候,自己能玩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一點不受外界干擾。
苒苒說,她女兒就是這樣,苒苒的女兒才一歲半,非常喜歡玩積木,每次都能玩好久,而苒苒的婆婆總是試圖打斷孫女。
為此,苒苒給婆婆解釋:“孩子玩東西的時候,不要打斷她,這樣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婆婆不樂意了了:“孩子這么小,這中間不喝水,也不謝謝,會累著的!”
于是,正當孩子玩得專心的時候,婆婆就過去問孫女: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點東西?要不要奶奶陪你玩?
然而,婆婆喊幾遍,孩子似乎沒聽到,仍然專心玩,婆婆就不解:孩子咋回事?怎么喊都聽不到,不是玩傻了吧?
其實,這樣的孩子專注力往往更好,當他們沉迷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是他們在思考,在鉆研,大腦在快速運轉。
這個時候,家人盡量不要去打擾孩子,也不要擔心孩子長時間坐那不動會不舒服,其實孩子很享受這樣的時光呢。
二、調皮搗蛋
劉阿姨的孫子2歲多了,每次劉阿姨帶孫子出來玩,劉阿姨跟在孫子后面都累得不行,是因為劉阿姨的孫子太調皮了。
一會一溜煙跑到滑滑梯上面,一會又躲到下面,甚至有一次,劉阿姨帶孫子到我們附近的公園玩,一個不留神,看不到孫子了。
當時劉阿姨可急壞了,公園里人來人往,加上看到那么多孩子走丟的事,劉阿姨當時大腦就一片空白。
那天我也帶著女兒在公園玩,正好看到劉阿姨著急地大喊孫子的名字,她當時著急得手都發抖了。
我趕快過去安慰劉阿姨,讓她先別著急,給我講一下大概的情況,然后迅速幫劉阿姨找孫子。
劉阿姨說:“前一秒孫子還在公園的滑滑梯下面躲著,她找到孫之后,就轉身去小車上給孫子拿水喝。結果轉過頭來孫子就不見了。”
聽了劉阿姨的講述,以及結合劉阿姨孫子平時調皮搗蛋的個性,我猜測小家伙應該又躲貓貓,讓奶奶找他。
然后我就喊劉阿姨孫子的名字:皮皮,快出來吧,阿姨看到你了,你出來給你棒棒糖吃。
很快,小家伙就從我們2米遠的綠植里面出來了,小家伙還笑嘻嘻地說:“棒棒糖呢,我要吃棒棒糖!”
看到孫子后,劉阿姨才松了口氣,然后抱著孫子就不松手了,我也沒食言,把女兒棒棒糖分為皮皮一個。
劉阿姨說:我這個孫子太調皮搗蛋了,在家里也是,這長大了估計無法無天,這可怎么辦啊?
老人看到調皮搗蛋的孩子,就會發愁,其實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們是因為思維活躍,好奇心重,這樣有助于孩子智力發育呢。
三、精力充沛,模仿力強
有的孩子有用不完的精力,看到什么事都感興趣,都想去看看,嘗試下,大人都已經很累了,但是他們卻依然精力充沛。
而這樣的孩子,大人會比較累,比較難帶,但是,這樣的孩子其實往往比較聰明。
他們保持充沛的精力去探索,去嘗試,這個過程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皮層,讓孩子思維活躍,有助于智力發展。
還有的孩子,他們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他們模仿動畫片里面的人物動作,表情,模仿家里人的動作,舉止,并且模仿得非常像。
其實,他們模仿的過程,其實是他們細心觀察的結果,這樣的孩子記憶力超群,所以,他們才能模仿得那么像。
總而言之,有典型“聰明相”的孩子,從小會有上面3個表現,占一個,家長就可以偷著樂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