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光刻機江湖,荷蘭ASML現在是說一不二的大佬,但二十年前它就是個弟弟。當年日本尼康、佳能才是行業扛把子,ASML連喝湯的份都沒有。誰能想到,一場“加水革命”直接改寫了劇本。
那時候尼康佳能正鼓搗157nm波長的干式光刻機,砸了幾十億美金搞研發,機器都快量產了。結果臺積電的林本堅跳出來說:別折騰了,在193nm光刻機前頭加層水,光線折射后直接變成134nm,效果比你們157nm還頂!這招在業內看來簡直離譜——光刻機里灌水?以前誰這么干過?
但ASML當時就是個光腳漢,反正輸得起,干脆和臺積電聯手押寶浸潤式技術。這一試不得了,134nm波長不僅分辨率更高,成本還比尼康佳能的157nm方案便宜。等對手反應過來,ASML已經踩著它們的肩膀上位了。
現在輪到ASML坐上牌桌,卻發現劇本越來越眼熟。它家EUV光刻機用著13.5nm極紫外光,NA值從0.33一路懟到0.55,現在還要沖0.75。但提升NA值比登天還難,鏡頭得重新設計,光源系統要大改,成本更是蹭蹭往上漲。這架勢,像極了當年尼康佳能死磕157nm的倔強。
這時候一群“小字輩”開始整活兒了。佳能轉頭研究納米壓印(NIL),直接在硅片上刻電路,連光源都不要了;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在搗鼓DSA自組裝技術,用化學分子自己排列電路;還有廠商盯著6.8nm、4.4nm波長的新光源,準備另起爐灶。這些路數現在看著野路子,但誰敢說不會冒出第二個“浸潤式奇跡”?
最要命的是,ASML現在面臨的局面比當年尼康佳能還兇險。當年干式轉浸潤式,好歹是同一條技術路線的優化。現在這些新玩法,根本是沖著推翻EUV體系來的。就像電動車對燃油車的降維打擊,等新技術成熟了,NA值提到0.88都救不了命。
不過ASML也不是吃素的,它家High-NA EUV光刻機已經交付給英特爾,0.55NA版本正往0.75NA狂奔。但歷史教訓擺在那:技術革命從來不是比誰嗓門大,而是看誰先抓住那個“加水”的靈光一閃。當年尼康佳能要是不那么固執,光刻機江湖可能還是日本人的天下。
現在ASML站在十字路口,要么自己革自己的命,要么等著別人來革。這場景像不像武俠小說里,絕頂高手明明知道有破綻,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接下后輩的挑戰?光刻機這場仗,終究要靠真本事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